杂草不杂
作者: 寇雨果我的外公是一名菜农。
外公家旁,几栋房子过去,便是那一望无际的田。除了绿油油的菜,就是褐土。
外公的“田园财产”不多,一共就那两三亩,但里面的每一个“宝贝”都是外公的牵挂。一年四季,菜地生机勃勃,这是对外公的辛勤回报。外公每天三四点就去菜园,等到晚上太阳下班了,工作才算正式完成。
由于长期劳作,外公的背渐渐不像以前那样直了。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宝贝们。
寒假来临,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是让我们体验乡村生活,于是我便扛着把锄头,去与外公一起干活了。外公让我负责锄草。他先做了一遍示范,几锄头下去,杂草纷纷倒地,这让我十分羡慕。于是我也学着外公的模样锄草,开始倒还挺顺利,可后面出现了一些“犟草”,怎么锄都不肯“投降”,我只能向外公求援。
外公仔细看了看,笑了,说:“孩子,并不是所有的草都能被斩草除根。”我不信,便拼命挖,挖出了一个半米深的小坑,可依旧看得见那棵草延伸出的庞大根须。我气喘吁吁,还是没能征服它。
外公语重心长地说:“杂草,并非真‘杂’。它可分两类:一类坐享其成,另一类拼命扎根。杂草很多,一片菜地的营养根本不能让所有杂草填饱肚子。离菜近的草营养吸收多,便不懂得奋斗,而远的草也不会只‘喝西北风’,它们会拼命扎根,不停努力,从而汲取营养。所以,离菜近的草一锄就掉,离得远的则有很大机率会生还。”
外公的一番话,使我想到了道路清洁工。他们每天干着苦累的活,有时还会受到他人白眼,却仍在努力奋斗,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坐享其成的多了,就会产生依赖与惰性。直至今天,我还是拿那草没办法。杂草,不杂也。
点评
作文以“外公的菜园”为背景展开故事,场景描写充满生活气息,让读者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质朴。外公的形象通过他的言行得到真实展现,如耐心教导“我”关于杂草的知识,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并且启发“我”得出杂草不杂的独特观点。将杂草分为两类并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很有创意,且小作者能从杂草联想到清洁工,升华了主题。
【作者系湖北钟祥市长寿路学校学生,指导老师: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