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生命的答案

作者: 陈朝阳

有时候,我会呆呆地望着窗外,心里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来支撑自己走完生命的历程呢?

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与我同龄的少年们每天都朝气蓬勃,欢声笑语洒满了他们所经过的路。再看看自己,好像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半点差异,同样是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锻炼,他们就好像没有烦恼一样,活得轻松自在。可我只觉得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吃力,好像身上压着千斤重的包袱,令人喘不过气。

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他们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宣泄出来后便不再提及;他们也并不是没有束缚,只是很少让人知晓;他们每天看起来很轻松,是因为他们没把那些令人烦恼的事情放在心上。生命可贵,人生这场游戏没有“重来”的按钮,这大概也是他们好好生活的原因。

那么,人究竟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来支撑自己走完生命的道路呢?是对明天的期待?还是对生的渴望?也许有的人心中根本没有答案,只是顺其自然,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庸碌的人生之路很好走,不需要花费多少气力。然而,奋进的人生之路却行之不易,会经历各种艰辛坎坷。走什么样的人生路,在于你自己如何选择。选择不同,结局自然是天差地别。庸碌的人生尽头不一定是黯淡,但奋进的人生尽头一定是凤凰涅槃,化蛹成蝶!

这让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他被病魔缠身,双目失明,可他不仅努力地活着,而且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名著。他活出了人生的精彩。他是靠着什么活下去的呢?“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想,这段话便是最好的解释。

现在,我可以回答了。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那就是——我们为宝贵的生命本身而活。

点评

习作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提出问题开始,小作者先是对同龄人观察,认识到表象下的真相,接着探讨生命的一次性与人生选择的关系,然后通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例,得出“为宝贵的生命本身而活”的结论。论述过程环环相扣,且小作者将庸碌的人生和奋进的人生进行对比,强化了珍惜生命、活出精彩的主题。

【作者系湖北钟祥市洋梓中学北门湖文学社学生,指导老师:林锋】

上一篇: 难忘的那一幕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