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上的“青春力量”

●新闻速递

张书拉是武昌南机务段“共青团号”包乘组的一员。身为一名精调师,他承担着一项既特殊又精细的工作:操控机车,将一节节车厢精准地组合成列车,并确保这长达数百米的列车能够准确无误地停靠在指定位置。

“动车快,客车稳,调车安全是根本。”这是包乘组的小伙子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走进“共青团号”DF7-5254号机车,张书拉和司机长李云升正在进行操控作业。他们嘴里喊着口号,手上比划着手势。李云升说,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工作时总要“吼”一声,比划一下,觉得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机车司机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直观展现——每一句口号都是对视野的全面扫描,每一个手势都是对信号的再次确认。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小动作”,时刻警醒着他们始终要将安全责任牢记心间。

在机车内部,驾驶座斜上方有一片特别的区域,那是包乘组精心布置的“亲情墙”。上面挂满了小伙子们与家人的合照,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温暖的亲情。这面“亲情墙”就像一盏明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成员,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远方有家人在期盼他们平安回家。

(选自“中国新闻网”2025年1月17日,有删改)

●观点一览

在中欧班列这一连接世界的重要物流通道上,武昌南机务段“共青团号”包乘组的青年们用热血与担当,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青春的价值。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是他们对安全责任的郑重承诺;机车内部的“亲情墙”,彰显了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深刻理解。这群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不仅是拥有朝气蓬勃的精气神,更是在时代浪潮中勇于担当、创造价值的壮美旅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