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刹那间,读懂爱

浮游于两点一线的生活,我的心日渐麻木、冷漠、浮躁,直到那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

终于放学了,我背起鼓囊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体,从五楼三步并两步急奔而下,仿佛只有这会儿,空气才是香甜的,身体和心灵才是自由的。

挤上人头攒动的公交车,看着窗外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子,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好怀念小时候写完作业就可以自由玩耍的时光!唉,想着还有许多作业未完成,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低谷。

回家后,匆匆扒拉了几口饭菜,没有功夫闲谈,便又开始了挑灯夜战。提起手中的笔,翻开作业本,按下又快用完的笔芯,语文、数学、历史……“儿子,要不要喝杯水休息会儿?”“不喝。”

也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又悄悄探进脑袋,轻轻地问:“儿子,喝口水,稍歇会儿,要不身体吃不消。”“你烦不烦啊!”不记得妈妈有没有回应我,只依稀瞥见妈妈脸上写满了小心翼翼。“妈妈,快给我倒杯水!”“好嘞!”妈妈没有怨言,反而爽快地应和着。

放下水杯,妈妈又悄悄出去了。刹那间,我心底咯噔一下。只见杯里的水还冒着腾腾热气。端起水杯,细细品了一口,暖暖的,从嘴角直入心田,紧绷的弦似乎也放松了不少。是啊,从春天到冬天,书桌上、杯子里,水总是在不停的变化着,但水带给我的爱意却始终如一,那其中有着父母对我的关心照顾和殷切希望。窗外夜已深沉,桌上作业依旧如山,但我好像多了一股前进的力量。

妈妈,您如桌角那不断变化的水一样,始终滋润着我的心灵。正是您每一个瞬间的点滴付出,让我时时享受着被爱包裹着的滋味,让我前进的路上总是倍有力量。好幸福!

●升格指导

作文精于叙事,整体设计巧妙。匆忙归家、草草吃饭、奋笔疾书、反感打扰等情节无不为“读懂爱”这一主题蓄势。美中不足的是,细节描写欠佳,冲淡了情节对于主题的表现力。建议做如下修改:

1.添加细节,丰富画面。生动而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加画面感,使读者身临其境。原作在许多应当细笔描摹的画面里匆匆走过,如第一段中对“我”的现实处境的描写可以再细化,以一组画面形成排比,为下文蓄势;第二段中小作者想要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可以加入曾经熟悉而今已经不能再见的具体画面;再如,小作者对于作业颇多的感受,可以加入“小小的作业本上密布着任务”这样的画面……适当增补细节,可使作文更加生动,具有可读性。

2.细笔描摹,增添神韵。“我”对于母亲一次次关心的不耐烦,可以从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上加以丰富。另外,当“我”的不耐烦一步步到达顶点时,母亲的耐心依然如故,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描摹“我”的心理变化也不失为一种传递情绪的好方法。

3.延长过程,细化动作。如果要写的是一个动作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一连串细微的动作。如倒数第二段喝水的情节,应该是小作者认识深化、情感升华的关键部分。怎么喝?如何品?所有感受都应细化、延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