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面摊子

作者: 林清玄

范本呈现

家附近有一担卖油面的小摊子,我平常并不太注意,有一回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

我和孩子驻足围观,这时见到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成长串的竹捞子放进锅里烫。

接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佐料、盐、味素等等,很快地捞面、加汤,十多碗面煮好的过程还不到五分钟,我和孩子都看呆了。更令人赞叹的是,那个煮面的老板还边煮边与顾客聊着闲天。

在我们从面摊离开的时候,孩子突然抬起头来说:“爸爸,我猜如果你和卖面的老板比赛卖面,你一定输!”

对于孩子突如其来的谈话,我感到莞尔,并且立即坦然承认,我一定输给卖面的人。我说:“不只会输,而且会输得很惨,这个世界上能赢过卖面老板的人大概也没有几个。”

接下来的几天,就玩着游戏一样,我带着孩子到处去看工作中的人,我们在对角的豆浆店看伙计揉面粉做油条,看油条在锅中胀大而充满神奇的美感,我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炸油条的人。”

我们到街角的饺子店,看一位山东老乡包饺子,他包饺子就如同变魔术一样,动作轻快,双手一捏,个个饺子大小如一,煮出来晶莹剔透,我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包饺子的人。”

我们在市场边看见一个削梨子与芭乐的小贩,他削水果时,刀子如同自手中长出,动作又利落、又优美,我对孩子说:“爸爸比不上削水果的人。”

就在我们生活四周,到处都是我比不上的人,这些市井小人物,他们过着单纯的生活,对生命有着信心与希望,他们的手艺固然简单,却非数十年的锻炼不能得致。

当我们放眼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很可能会以为自己是顶尖人物,一旦我们把狂心歇息下来,用赤子之心来观照,就会发现自己是多渺小,在人群之中,若没有整个市井的护持,我们连吃一套烧饼油条都成问题呀!

看到人们貌似简单,事实上不易的生活动作时,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值得给予最大的敬意,努力生活的人们都是可敬佩的。他们不用言语,而以动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承担。

在古印度人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只要是两条河交汇的地方一定是圣地,这是千年智慧累积所得到的结论。假如我们把这个观念提炼出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人与人相会面的那一刻,如果都有很好的心来相印,互相对流,当下自己的心就是圣地了。

油面摊子是圣地,豆浆店是圣地,饺子馆是圣地,水果摊是圣地……到处都是圣地,只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神圣的心来对应这些人、这些地方。在我们以神圣的心面对世界时,自己就有了承担,也就成为值得敬佩的人之一。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

技法提炼

主题提炼的好,会使作文更具深度。《油面摊子》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家附近的一个油面摊子及其他市井营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平凡生活的敬意,主题鲜明。

要想作文能主题鲜明、突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提炼主题法。立足核心人物与事件,从中挖掘本质,提炼主题,如《油面摊子》中小贩动作娴熟,背后是多年来的锻炼与对生活的承担,由此提炼出对市井小人物努力生活、承担生命的敬意这一主题。同时还要关注细节描写,品味深意,深化理解。

2.升华主题法。从真实感受入手,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增强表达效果。还可以增加细节描写,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景、人物、事物,增强感染力。如《油面摊子》中对小贩们的刻画,由个体拓展到群体,由技艺深化到对生命的承担,从广度和深度上升华了主题。

3.结尾点题法。优化文章结尾,照应标题或照应开头,使其画龙点睛,深化中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使文章情感得到提升,从而使主题更加鲜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