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作者: 苗文娟

主题导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在养育着一方水土。自然养育了人类,给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人类又在养育着自然,于是自然有了人类生命的印迹。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也早已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人的生命,抚慰着人的心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才能永葆生机,人类方可生生不息。

经典赏读

乡村话题

◎李 娟

秋冬交接的季节里,水气弥漫的江心洲开遍了菊花。穿过菊花地,有人告诉我:路边这块青菜地中央微微凸起的一小块土包,是年代久远的坟墓。还告诉我:此地的农民,有坟前不立碑的风俗——死后随便埋在自家门前菜地里,仅有两三代之内的后代能记得那处地方,记得下面埋着的是哪一位祖先。

我便留心观察,发现田野里还有好几处这样的小土包,一个个不过脸盆大小,周围团团簇簇生长着青菜或蓬蒿。还有一个微耸在扁豆架下,一小串紫扁豆轻轻地垂下来,嘴唇触着泥土。

这些郁郁葱葱的无名坟墓,仿佛在下面裹藏的,不是冰冷的棺木,而蜷伏着一个个温柔呼吸着的熟睡婴儿。扒开泥土的话,他就揉揉眼睛,翻个身又继续呼呼睡去,香甜而温暖。

一路走过去,田野里的野草们纷纷深藏着自己美丽的名字而平凡地生长。我们只知道乡村是美好的,却从不曾细究这美好的因由。我们无论多么向往乡村情调,都不敢落脚乡村的真实生活。我们连乡村里的一株草都不认识。

不晓得埋在那个坟墓里的是谁的人,一无所知地路过这片田野的人,真是又孤独又尴尬啊。骨灰强作潇洒地挥入大海,或是姓氏堂皇地跻身大众公墓——似乎这人世间的大部分结局都不如田间这方小小的土包来得温馨自得,真让人嫉妒。

乡村的时间平缓前行,波澜不起。与一千年前一样,大家还保留着在自家屋前田边栽种木槿树的习惯——大家仍相信这种古老的界树是吉祥美好的事物,会改善风水,有利于家庭团结和后代生长。而且木槿开花实在很热闹很漂亮,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只有做学问的人,才晓得在古时,木槿花一直冠盖群芳,只有最美的女子才形容以“颜若槿容”。真的好像是只有乡村才继承了我们最后的、最纯正的民族气质。

也只有乡村的女孩子才能从袓母那里学会用木槿叶拧出的浓稠汁水洗头发。如此洗出来的头发光滑清洁,很有名牌洗发水护发素的功效。乡村真是神奇!尤其乡村看似容易进入,容易接受,容易被改变,但乡村的心灵所包裹的那层外壳,是坚硬而冰冷的。这倒与人死后薄薄地敷在棺木上的那层温和泥土恰恰相反。

(选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有删改)

●赏析

“顺应自然,方能真正掌握自然。”这句箴言深入剖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亦与《乡村话题》中所传递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这种纯粹质朴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寻得一丝久违的宁静与满足。

乡村里的人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以坚定的意志面对困境,这份淳朴与坚韧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这些景致无一不散发着自然的吸引力,同时也深刻体现了自然的伟力与睿智。正如文中所说,“真的好像是只有乡村才继承了我们最后的、最纯正的民族气质。”

佳作风采

探访成都

◎李嘉烨

纤纤芙蓉花,悠悠岷江水。访胜天府国,最忆是益州。“天府之国,巴蜀福地”,我从小对成都有着一种朦胧的憧憬,幻想着那儿的生活场景。而今天,我终于可以揭开它的面纱,亲自探访祖国西南地区的心脏——成都。

李白曾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绵延千里的群山与高原脚下,有一块平坦的沃土——成都平原——犹如雪山下的花园。而这片花园的居民——成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就是李白性格的真实写照,随性,自由,豪放,洒脱。

铃音悦耳,茶香入梦。走进宽窄巷子,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着,叫人眼花缭乱。系着飘带的风铃随芳草一同摇曳,携着初秋的轻语与淡淡茶香,在宽巷子、窄巷子与其间院落中穿梭。古色古香的建筑,伴着悠闲的步伐,让人沉醉其中。走进一条街巷,无数大大小小的熊猫玩偶被悬挂摆放着,如同潮水般排山倒海、席卷而来。卖冰棍凉粉的老人吆喝着,孩子们欢笑着,青年们攀谈着,一同构成了一副美好和谐的画卷,好似语文课本中的简笔画插图。

踏入锦里古街,一幅川西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古街巷中,石板路、红灯笼,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们引入那古老的时代。手工艺品店与特色小吃摊,无不洋溢着浓厚的民间气息。

仿佛是来到了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步入太古里与天府广场,满目皆是现代都市的繁华。林林总总的商品、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以及穿搭时尚的年轻男女,现代与古蕴的碰撞交融,构成了新时代成都的独特风景线。

在商业街的熙攘繁华与古街的质朴风韵之间,隐匿着一股烟火气。常听闻,在川渝大地,那翻滚着的红油恰似当地民众体内流淌着的热血,炽热而鲜活。傍晚,余晖轻柔地洒下,像是给整个成都蒙上了一层薄纱。结束了一日辛勤劳作的人们,像倦鸟归巢般在大街小巷里寻觅着属于自己的慰藉。此时,那热辣滚烫、香气四溢的火锅店内,红油在锅里欢快地翻腾着,毛肚、鸭肠等食材在锅中起起落落,仿佛一场舌尖上的舞蹈。旁边的老酒馆也在昏黄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静谧而诱人的气息。

这些地方,就像是一个个温馨的心灵港湾,接纳着每一个疲惫的灵魂,让人们在腾腾的热气与醇厚的酒香里,忘却白日的烦忧,尽情享受这市井生活带来的闲适与美好。正如赵雷的歌曲《成都》中唱到的:“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点评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小作者通过描绘岷江水的悠悠流淌、宽窄巷子中的风铃摇曳、锦里古街的古朴韵味,以及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息,展现出成都人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古街的红灯笼,还是火锅店的热气腾腾,都彰显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习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溯,也有对现代的赞美,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成都的悠闲与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