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笔,抒写深情
作者: 罗静范本呈现
好一朵木槿花
◎宗 璞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刚从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在坐立不安时,喜欢到小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绿枝上。
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玉簪就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一阵风过,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凌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但它不会再来。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
(选自《宗璞散文》,有删改)
技法提炼
一、选取微小物象,诗意表达情感
木槿花本是生活中常见的花,但作者却选取它作为感情的载体,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初见木槿花,那抹摇曳靓丽的紫色,像希望之光永不磨灭。第二次再见,在钢筋水泥的重压下,木槿花却仍顽强绽放。面对困难与挫折,木槿花顽强不屈,成为勇气与坚韧的象征。一朵木槿花让读者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种抛弃宏大叙事,选取“以小见大”的抒情方式,值得学习。
二、运用多种手法,生动描绘情感
情感不仅需要内在感受,也需要外在表达。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不妨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多角度描写,把情感外化为颜色、声音、气味等,使之具体可感。如“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绿枝上”,紫色、绿色在一片荒芜衰败中充满生机,点亮了读者的眼睛。如“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木槿花瓣的轻薄;同时赋予木槿花以人的形态,调皮、奇特,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喜爱怜惜之情。
三、多样表达方式,情感深邃突出
作者将叙事、描写与抒情融为一体,通过对木槿花生长环境的刻画,烘托出木槿花的顽强与不屈;同时也描绘出作者见到木槿花绽放时的情感变化。情景交融,使情感层层递进,自然流畅。此外,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也深化了情感主旨。如“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但它不会再来。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真切表达了作者对木槿花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学以致用
记忆中的梨花
◎戴 好
冬去春来,树上的梨花又开了,一簇挨着一簇,洁白一片。不想,忽得一场春雨,雪花般的梨花一片片被打落在地,望着那些飘零的梨花,我仿佛又看见了祖母,回到了和祖母一起生活的童年时光。
那时,老屋旁就栽有一株梨树,它是我的儿童乐园。春天,梨树上开满了细小的梨花,沁人心脾的香气飘散在整个院落。调皮的我总是手脚并用地爬上那虬曲的树干,摘取美丽的花儿。祖母则坐在院门口,专注着手中的针线活,不时抬头望向我:“小心脚下。”那温柔的声音和梨花清香,如同阳光,温暖入怀。
夏天,蝉在梨树上鸣叫着。烈阳当空,这棵梨树却给我带来了一片阴凉。祖母手中的蒲扇,不停地在我身旁摇来摇去,直至我进入梦乡。在梦里,梨花变成了一个个小精灵,陪我玩耍,我们跑遍了整座村庄。她们拽着我的衣角跃下树梢,足尖点过乡间小路,溅起的不是尘土,而是带着甜味的点点星芒。
那洁白如玉的梨花啊,转眼就变成了饱满硕大的梨子。每当我玩耍回家,一抬头就能看到树上甘甜可口的梨子。我一溜烟跑到祖母身旁,赖着、缠着她给我摘梨子。而祖母每次却要考我几道口算题或者背一首诗,完成之后才会给我一个梨子。那时的梨子,既香甜又苦涩,让我又爱又恼。
几个月后,大地就裹上了银装,白雪皑皑,到处一片宁静、祥和。在一个寒气袭人的冬雪中,我被父母接回城里,离开了老家和祖母,也离开了那棵梨树。
时光流转,我渐渐长大了。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可我仍挂念着院中那棵摇曳的梨树,挂念着我那摇着蒲扇的祖母。
清风拂过,梨花在风中轻舞,如同祖母手中的蒲扇在空中不停地拂动。那梨花的幽香弥散在老院里,萦绕在我的心头。
真怀念啊,那棵梨树;真温暖啊,那抹梨香。
【湖北黄梅县滨江实验中学分路校区】
●点评
小作者选取了梨树这个物象,表达自己对祖母的思念。老家的梨树既见证了小作者儿时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孙之间的陪伴。从结构上看,小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同季节与场景的转换,寓情于事、景,满含真情地表达出祖母深沉的爱。结尾对梨树、梨花的怀念与赞美,也是对祖母的怀念。言浅意远,情思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