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喻人生
作者: 杨佳桦当你轻轻捧起一枚小巧的橘子,其实你就已经在触摸人生的脉搏。剥开那层金灿灿的外衣,映入眼帘的是橙黄透亮的橘瓣,它们一瓣又一瓣,紧密相依,最终环绕成圆满的一圈。从初次剥开橘子到细细品味,再到与朋友一同分享,这一过程仿佛人生的缩影——从默默付出到享受成果,再到慷慨分享。
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懈的付出,在于勇敢拼搏与持续努力。在青春年华,唯有挥洒辛勤的汗水,方能品尝到成功过后的甘之如饴。付出,就如同品尝橘子前需要剥开外皮。迈出人生的一大步,努力奋斗,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古有车胤,虽家境贫寒却矢志不渝,以囊萤映雪之志,刻苦学习,终成大器。他的成就,正是源于那份不屈不挠的付出与坚持。
人生亦如橘,需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其真谛。唯有深刻体悟生活中的甘甜与苦涩,方能不负此生。贝多芬在二十多岁时开始听力衰退,对他来说,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曾因耳疾陷入绝望,但最终他选择“扼住命运的咽喉”,跨越灰心丧气的深渊,重新回到音乐创作的道路,即使在完全失聪后也仍坚持创作;苏轼被贬儋州,面对逆境,却能以美食为乐,享生活之趣,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纯粹,令人动容。
而那一瓣瓣饱满的橘子也是可以用来分享的。一个人独享美好,难免快乐有限。我们应学会“分橘”,将喜悦与收获传递给身边的人。潘基文小时候曾被父亲问道:“有两筐桃子,一筐刚刚成熟的,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马上就会变质的。选择怎样的吃法,才能不浪费一个桃子?”他回答:“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正是这份慷慨与智慧,最终引领他走上了联合国秘书长的岗位。
生活应像吃橘子一般,我们要学会慷慨付出,享受来之不易的成果,更要乐于分享。唯有如此,方能不断前行,茁壮成长,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橘子般甘甜可口,充满美好与温馨。
●点评
习作以橘子为喻,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巧妙借助剥橘子、品橘子、分橘子的过程,类比人生的付出、享受成果与分享,立意独特且深刻,使抽象的人生价值变得具体可感。作文运用车胤、贝多芬、苏轼、潘基文等人的事例作为论据来支撑论点,增强了说服力。整体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作者系陕西西安市交大附中学生,指导老师: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