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
作者: 王晨主题导语
如果没有想象,生活就如一湾平静的湖水;如果没有想象,山川河流就只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果没有想象,我们的生活就会失去太多乐趣。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片奇幻天地,让我们一起奇思妙想,突破常规,开启一场创意的狂欢。
经典赏读
斑 哥
◎张 云
山是好山,绵延几百里,林木苍翠,飞着禽,走着兽,热闹非凡。有禽兽,便会有老虎。山里人称老虎为“斑哥”,大抵因为它那一身条纹,很容易与周围的草木融合在一起,斑驳陆离,极难发现。碰到斑哥,九死一生,能活下来的人很少。所以山里人对它又怕又敬,万不得已,绝不往林莽深处去。
滕六今天起得很早,他要出趟远门。天刚亮,他收拾好行李,将装满药材的布袋放在大青骡背上。再过一个月,娘就八十啦。她十七岁嫁到山里来,生下滕六兄弟三人。爹死得早,是老娘辛辛苦苦将兄弟三人拉扯大,一天福都没享过。娘年轻时眼睛很好,像是岭里的那两汪潭水。后来大哥和小弟接连死掉,娘流多了泪,便瞎了。
滕六将药袋捆了,笑着说:“娘,家里没粮了,我去集里把药卖了就回。”
山里土地贫瘠,种不了多少粮。滕六平时挖些药材,晾干了,让大青骡驮着卖给集市里的药店。卖了药,再买些米面油盐,可以勉强和老娘度日。
集市在山外,离家七八十里,横亘着高山大岭。晌午,滕六到了黑风岭。这是路上最高的一处山口,山崖陡峭,人迹罕至。
行了一段路,大青骡突然停下脚步,打着响鼻,踟蹰不前,拼命嘶叫,不断后退,撞着滕六的身子,将他掀下了山崖。崖高十余丈,倘不是有树木拦截,滕六定然粉身碎骨。身上各处疼得很,遍体鳞伤,滕六挣扎了几下,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滕六正愁着,忽见前方灌木丛抖动,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摁住滕六,张开了血盆大口。滕六吓得体若筛糠,对大虎道:“都说大虎有灵,斑哥,斑哥,你若如是,听我一言。”
大虎后退两步,低头俯视,两只巨目,炯炯有光。
滕六叹了一口气,潸然泪下:“斑哥,我娘快八十啦,生子三人。十年前,大哥操劳死于痨病;五年前,小弟进山死于毒蛇,只留下我孤身一人,挖些药材,奉养老娘。今天你要吃我,这是我的命,我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我若死了,我那瞎眼老娘怎么办?”大虎听了,咆哮几声,围着滕六转了几圈,腾飞而去。
滕六惊出一身汗,昏倒在石上。不知过了多久,恍恍惚惚,见到一人,身着黄衣,拍着他的肩膀道:“起来,可行矣!”
睁开眼,发现做了一个梦。此时月亮爬上了半空。滕六勉强起身,攀着山石上了崖壁,一瘸一拐回到家,怕老娘担心,只说是山里头碰到了强盗。
安慰老娘睡后,滕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丢了大青骡,又没了药材,这个月难道要喝西北风?长吁短叹之间,听到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披了衣服来到院中,门口一道斑驳身影迅疾而去。又到柴门处,滕六看见地上放着一根全枝全叶的老参。这人参,比手腕还粗,已成人形,绝对是难得的百年老参,稀罕得很。
“六儿,咋了?”老娘听到了动静,出了屋。“哦,没事。是个朋友,送来了礼。娘,你去睡吧,咱有钱了,明天我去集市给你买米糕。”滕六笑着搀老娘回屋。关门时,他不由自主地望了望房前松涛起伏的山林。
他相信,在那林木深处,斑哥肯定也这么望着自己。
(选自《妖怪奇谭》,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赏析
专写妖怪故事的作家张云,在这篇文章的创作中多了几分温情。文章讲述农民滕六与老虎斑哥的故事,虽没有奇幻志怪的叙述,却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神秘却又合情合理的世界,展现了万物皆有情的主题。文章想象合理、大胆,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感情真实且细腻。虽是想象之作,但“吊睛白额大虎”“张开了血盆大口”“两只巨目,炯炯有光”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虎的雄姿,同时也照应了前文“碰到斑哥,九死一生,能活下来的人很少”这句话。“门口一道斑驳身影迅疾而去”又暗示了老虎斑哥的出现,使整个故事情节合理又完整。
佳作风采
假如文物有思想
◎魏晨熙
我从梦中醒来,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动弹。四处打量后才发现,我竟是在博物馆。再看看我的身体,居然变成了一个女俑。我瞪大眼睛,满脑子问号。“天呐,这是怎么回事?”我大声地喊道。
这时,旁边一个唐俑向我转过身说:“你是新来的?”我愣愣地点了点头。她便不再理我,又转头向对面的仕女俑说:“你可还记得?当年的你梳着抛家髻,端庄可人,脸颊饱满,小巧的鼻子和樱桃似的嘴巴让人怜爱的呦,你穿着交领宽袖襦衫,裙上的花色虽看不清,但也绝对是当年最流行的纹样。”
“对呀,你不也是一样,当年的你,刚过十岁,在大唐贵族里当丫鬟,看你悠然的样子,指定偷懒不干活!”仕女俑打趣地说道。
这时,她们斜对面有一个与她们不同发式的女俑,兴奋地说:“我呀,到了14岁后,终于学会了画姐姐们的妆容和梳不同的发髻。坠马髻,慵懒而又高贵;还有倭堕髻,它更适合圆润的脸庞,更显可爱;还有一种双螺髻,活泼俏皮,那可是疯丫头们的最爱。”
“看我,我梳的就是双环望仙髻,我是一名舞姬,那样的发式可以使跳舞的人宛如蝴蝶翻飞。有时候啊,我也会穿着男装,抬头挺胸地走在朱雀大街上,那时的我可是个酷小妞呢。”一个女舞俑兴高采烈地说道。
这时,一旁的女俑开口了:“其实,我们的选择有很多,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式、不同的衣裙。在过去的那些朝代里,也只有我们大唐的女子才会有这么多的选择。我们自信、自在,更有想胖就胖的自由美,哈哈。”
听她们侃侃而谈,我正想附议,“起床啦!”妈妈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原来,是一场梦啊!
突然想起几天前我曾参观过一座博物馆,里面的文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却是大唐的缩影。中华数千年的王朝变迁中,我最爱唐朝,因为它给予女子自由,让女子拥有自己的喜好,拥有更丰富的生活。
我想,如果博物馆里的女俑有思想,那她们也会像我一样喜爱大唐吧。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点评
小作者以梦境切入,将自己化身唐代女俑,在博物馆里聆听女俑们的窃窃私语。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髻不仅是造型艺术,也是文化符号与文化缩影,凝结着东方文明的密码体系。习作以小见大,以女俑之间的对话,揭示大唐文化自由的特点,点明主题,构思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