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颐和园
作者: 李欣城“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这就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誉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水面约占全园四分之三,和圆明园眦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走近颐和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立在门口两侧的两只大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一统江山;母狮左爪扶幼,象征母仪天下。进入门内,绕过大殿,就来到曾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共273间,廊中绘有彩绘图画14000余幅。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美妙绝伦的画作,人物、花草、风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走进长廊,仿若走进了画的世界,也走进了无边无际的历史故事之中。
穿过长廊便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一座宝塔型八角三层建筑出现在眼前,这便是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山腰,是古代皇帝烧香拜佛的地方。阁高41米,柱石竖立其间,其结构繁杂精妙,令人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
爬上万寿山,向下俯看,昆明湖平静无浪,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游船画舫在湖面上缓慢行驶,令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此时的景色更加美丽。远处的山头上还有几座建筑,好似点缀在青色发簪上的宝石。
从万寿山上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沿岸,垂柳依依,柔条拂水,为湖光增色不少。
石坊、苏州街、谐趣园、大戏台……颐和园处处皆美景,景景有故事。
●点评
习作语言生动,描绘细致,展现了颐和园的独特魅力。开篇以一首诗引出颐和园,增添了文化韵味,同时点明其重要地位。全文对颐和园的整体介绍简洁明了,让读者快速对颐和园有了初步认知。在长廊部分的景点描写中,不仅提及长廊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独特之处,还引用了大量的数据,直观展现了长廊的规模,对横槛画作的描写生动呈现了其艺术价值,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系湖北十堰市东艺艺术培训学校学生,指导老师:余昌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