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_______,不一样的我

作者: 肖钧仁

文题亮相

搭上成长的班车,我们成为青春列车的乘客,欣赏过同样的风景,走过同样的路。而成长,就是一路走来有所收获。

请以“一样的_____,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个人信息。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材料引语中给出成长的主题,并指出成长是“自己”的发现,因此作文主要内容是自身的成长过程,即通过“同样的事物”来展示自己“不一样的成长”。题目前后两部分“一样的   ”与“不一样的我”整体形成对比,抓住前后对比,也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可以通过对比,体现出同一件事中自己的独特之处,譬如自己相比于之前更勤劳的品格,更乐观的心态、更节俭的习惯等等;或面对同一件事时自己心态的变化,写明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收获或表达反思。

佳作展示

一样的汗水,不一样的我

◎王亦兴

阳光铺洒在田径场上,照在一群青春少年的身上。同学们搀扶着我,我们兴奋地拥抱在一起,笑着庆祝属于我们班的荣耀。

时间倒回一周前,学校即将举办运动会的消息传开,各班的体育委员一边动员同学积极参赛,一边以身作则、首当其冲地报名,忙得脚打后脑勺——我就是其中一员。我报名了800米跑与400米跑的项目,想代表班集体在运动会上好好表现一番,所以这几天放学后,我都留在田径场加练。

红色的跑道照映着我的热情和渴望。我跑了一圈又一圈,汗水浸透了我全身,我咬着牙,双脚说什么也不肯停下,体力的透支迫使我大口呼吸灼热的空气,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滑落,我擦拭不及,倏地模糊了视野。瞬间,我失去了平衡,本就筋疲力尽的双腿再也无法支撑急促的步子,一个趔趄栽倒在跑道上,脚踝处立刻传来剧烈的疼痛。路过的同学赶忙将我送医,我神情恍惚,一路上痛苦呻吟——我把脚崴了。第二天,我拄着拐杖出现在班上,同学们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

离运动会还有三天,负伤的我却无法再为班级出力,也许是脑海中设想的获奖场面太美好,一时的落差使我无法接受不能动弹的现状,低落二字写在了我的脸上。

老师看出了我的心事,朝我递来一张表格,上面展示了运动会的所有规划,密密麻麻地罗列在一起:项目赛程表,后勤补给,场地清洁……我有些震惊,原来运动会除了运动项目还有这么多工作!老师认真说道:“不只是赛场上的项目需要报名,赛场下的后勤同样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些任务交给你了,你做得到吗?”只在一瞬间,我一扫心中的失落,毅然答应下来。

于是接下来运动会的三天里,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恣意挥洒汗水,我在休息区随时更新并确认公告栏的赛程信息,用小车一趟又一趟送矿泉水,在终点线等待并及时为选手递去毛巾,在每天的赛程结束后留下打扫……在我的带动下,更多同学加入了后勤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休息区干净整洁,不断有老师经过并发出赞叹。尽管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夺冠,也在同学们热烈的欢呼中走下跑道。最终,我们获得了运动会最佳组织奖,并在班级综合评比中荣获银奖。我也终于明白,无论是场上或是场下,汗水和努力都必不可少。

人生的大幕拉开,如果看不到台前的无限风光,我甘愿做那幕后默默无闻的烛火,燃烧出自己不一样的精彩!

●点评

一次运动会的意外受伤使“我”错失参赛的机会,在老师的鼓励下转变心态,随后积极投入后勤工作,懂得了台前与幕后同样重要的道理,也用自己的方式,为班集体争得荣誉,实现了自我价值。本文语言优美,小作者在开头使用了倒叙的手法,引人入胜,并在人物细节的刻画上颇为深入,细致耐读,动作描写也连贯利落,一气呵成。立意没有一味追求宏大,反而在平凡中尽显独特,使整篇作文拥有了一定深度。

一样的难题,不一样的我

◎白宵川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向老师提问成了一件令我“难以启齿”的事。

也许是同学们的目光太刺眼,也许是别人侃侃而谈的神态让我自愧不如,每每遇到难题,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个下午,走神的我向老师问出她刚讲解的问题,班级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愠怒的神色爬上老师的眉梢。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谁也没有说话,只听得见静静的呼吸声。

“你先讲讲你的想法。”老师说道,而我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平日里和善的老师神情淡了下来,无奈地招了招手,示意我坐下,随即点名课代表:“来,五分钟前我讲的思路,你再复述一遍。”我的脸火辣辣地红,眼睛紧紧盯着对答如流的课代表,生怕再撞上老师的目光。

从那之后,我便极少再向老师主动提问,就算被点名作答,也要支支吾吾半天。久而久之,我的怯懦好像将老师的热情也打消不少,不再叫我回答问题。

这对学习的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的——错过的题还会再错,成绩陷入恶性循环,心情也跌落谷底。而身处谷底的我,就更加失去了与老师交流的勇气。终于,我的退步引来了老师的关注。

某个中午,她将我叫到办公室,手头是上次考试的试卷,我如坠冰窟,等待着老师的批评。“小川同学,这几次考试的讲解,你的批注都只有寥寥几笔,看来掌握得不错嘛。”虽然是打趣,我却不敢松懈,挤出一个难看的笑,“我其实……不太懂。”“不懂就要多问,来,你先给我讲讲你的思路,我们分析一下,错误出在哪里。”

没有劈头盖脸的批评,也没有侃侃而谈的大道理,老师以打直球的方式击中我的恐惧,犀利的目光射入我的内心,我一时手足无措,拿着笔随意比划。

“对!就是这样,继续。”老师的话语仿佛在推着我思考,我强忍着怯意断断续续往外吐字,还是那道难题,仿佛又回到那个下午,我努力回想着老师当时的思路、板书,一字一句地拼凑出解题的大概,连我自己也吃了一惊。老师满意地笑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我上课时也要保持这个状态。退出办公室,我回过神来,想起当时老师的愠怒,又感受着她如今的循循善诱,才醒悟,原来,令她失望的从来都不是我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而是我对问题漠视与逃避的态度。

正是那个同样的难题,启发出不一样的我,今后面临人生不一样的挑战,我定能拾起同样的勇气去面对!

●点评

本文记叙了一段日常学习中的小插曲,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与质朴真实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小作者两次面对同一个难题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的成长,而自我的成长又被小作者在文末巧妙地映射到人生中,进一步升华主题,由“一样的问题”诞生“不一样的我”,再由“一样的我”去面对“不一样的问题”,使作文立意更深刻,也进一步呼应标题与主题。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杏坛实验初级中学】

上一篇: 议论要有依据
下一篇: 议论要言之有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