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严谨 突出中心

作者: 温奇伟

文题亮相

“一江春水绿如蓝,春色闹人那不得眠,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春花开遍呢喃的燕,春风得意正少年。我上春山,约你来见……”龙年春晚,一首《上春山》风靡大江南北,其歌词因化用了十几首古诗词而被人们誉为“诗歌照进现实”。

词作者玉镯儿说,她想告诉听众:“我们今天看到的春天,和古人看到的是一样的。我们都会有‘出门俱是看花人’的拥挤,也都会看到‘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儿童……这些诗词经典,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传承。”中国人对古诗词的记忆早已融入了生命,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符合当下的审美习惯。”

请以《古诗词伴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原作雏形

古诗词伴我成长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文化。毫无疑问,中华古典诗词便是诸多文化中最灿烂的一朵,融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开头较为生硬,不够优美,与下文衔接不紧密。)

初读·不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古诗词。每每读到这一句诗,我便会忍不住问一旁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李白一望到天上的月亮,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呢?”母亲抚摸着我的头,道:“月亮是圆圆的,李白一看到它,便想起了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故乡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读起手中的《唐诗三百首》。一道月光如同流水一般透过窗户洒向房间,照在我与母亲的身上……(最后一句话中的动词“照”可更换,使作文更具美感。)

再读·渐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学校的诗词朗诵大会上,同学一起朗诵岳飞所作的《满江红》,带着岳飞对敌人的恨与对祖国的爱,我们登上了学校的大舞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喊得多么悲壮激烈。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被我们的高亢情绪以及岳飞的不幸遭遇所打动,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那场比赛中,我们班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名。我也在朗读诗歌中对诗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这部分的内容有些突兀。小作者仅描写了朗诵大会的画面,却并没有写出“再读”带给自己的感悟,诗歌伴“我”成长的领悟不够深刻,且句中存在语病。)

重读·通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儿时晦涩难懂的一句词,如今竟成为我最喜爱的一句。苏轼一生被贬无数次,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这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的我常常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读懂了苏轼以后,我才明白自己所经历的苦难是多么微不足道。所以我开始改变自己,以从容不迫的心态去看待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在艰难困苦中也要微笑前行……(这一部分平铺直叙了《定风波》带给“我”的启示,但情感表达力度不足。可以着重讲述“我”通过这首词感受到的情感共鸣和精神鼓舞,以及它是如何帮助“我”重拾信心,再度拥有面对困难的力量和勇气的。)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精神历久弥新。因为有了古诗词,我才能品悟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因为有了古诗词,我才能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安宁;因为有了古诗词,我才能茁壮成长。(结尾对主题的升华略显空洞,应着重写古诗词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规划。可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激之情,并展望未来,表达自己希望如何通过继续学习古诗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升格指导

1.首尾表达流畅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并无定式,根据具体内容选择适合的开头和结尾即可。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做到简洁流畅,首尾圆合,与作文的主题浑然一体,不能表述生硬,空洞无趣。

2.材料突出中心

小作者用了三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从小到大的读诗成长经历。然而若想让作文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还应将初读诗歌学习到的知识、再读诗歌体会到的情感、重读诗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和心灵受到的滋养在文中体现出来,让这三个片段的材料充分体现“古诗词伴我成长”的中心,使作文结构严谨。

3.语言富有文采

语言要力求能表达出独特的韵味。这篇作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因为主题是“古诗歌伴我成长”,因此还应该灵活运用古诗文、旁征博引,使语言饱含书卷气息。

升格佳作

古诗词伴我成长

◎王祎珩

中华五千年,锦绣万里,风云激荡;中华文化,韵味悠长,历久弥新。如果你要问我,中华文化中最灿烂的瑰宝是什么?我必定会自信而笃定地告诉你:古典诗词便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停遨游、不断收获。

初读·不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古诗。每次读到这句诗,我便会忍不住向一旁的母亲发问:“妈妈,为什么李白一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呢?”母亲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道:“月亮圆圆的,李白一看到它,便想起了和家人团圆的日子,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故乡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读起手中的《唐诗三百首》。一道月光如同水一般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在我和母亲身上……

再读·渐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初学《满江红》,我们被老师那浑厚的嗓音及慷慨激昂的情绪所打动。在一次学校举办的诗词朗诵大会上,我们登上了大舞台,所有人一起朗诵这气壮山河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它多么激烈,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激荡着在场所有观众的心灵;它多么悲壮,即使身陷囹圄直至身死,岳飞仍志向不改,一心精忠报国。我们高亢的情绪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肃然起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那场比赛中,我们班不负众望地得了第一名。通过这次朗诵大会,我感受到了《满江红》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驱除胡虏,复兴山河之壮志。被岳飞的爱国情怀所震撼,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重读·通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儿时感到晦涩难懂的一句词,如今竟成为我最喜爱的一句。这首《定风波》写于苏轼人生中最昏暗的时刻,面对路途坎坷,流言嘈杂的现实困境,他仍然保持着一腔浩然正气,超凡又洒脱,这与曾经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的我常常因为考试失利一蹶不振,而正是那句“何妨吟啸且徐行”支撑着我走出了一次又一次的低谷。读懂苏轼以后,我才明白,学习的困惑、考试的失利在人生道路上是多么微不足道。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安顿内心,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在从容去看待人生道路上的风雨萧瑟,即使遭遇艰难困苦,也要徐徐前行……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因为有了古诗词,我才能品悟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因为有了古诗词,我才能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安宁;因为有了古诗词,我才能与智者进行交流,看见真实的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将孜孜不倦地学习古诗词,让自己的文学素养在祖辈智慧结晶的浸染下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江西南丰县实验学校】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开头更加优美,为后文作了较好的铺垫,突出了“古诗词伴我成长”的主题,且作文结构紧凑,逻辑合理,不会让读者产生突兀感。全篇通过三个小标题,描述了小作者在不同阶段学习古诗词的具体事例及感受,体现了古诗词是如何影响其学习和成长的;语言优美,逻辑清晰,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小作者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感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