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之思

作者: 魏蕾

主题导入

故乡,一个亲切而又温暖的名字,对于土生土长在某地的人而言,它是亲人和家庭的代名词;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它是期盼和责任的寄托。记忆中的土夯庄廓、农家的袅袅炊烟、山野间的牛羊星点、夏绿秋黄的麦田草地……这些都蕴藏着我们的故园之思。

走过,才明白

◎方明宇

走过霓虹闪烁的城市,我们总能感觉到物质丰饶带来的愉悦:服饰新潮华美,美食舌尖跳跃,科技日新月异……

而走过我的家乡——江西上饶,才真正明白:精神的愉悦更是我所追求的、永不褪色的美好。

眼中映入

夏夜蝉鸣,皓月当空。我迈着欢快的步伐走在乡间小路上,路的两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屋院。晚饭后,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乘凉。更多时候,邻里间会三三五五地聚在某户人家的院子里,女人们做着女红,拉着家常;男人们下着象棋,聊着农事;孩子们愉快地玩着游戏,欢声笑语,无处不在。

清风拂过面颊,嘴角不禁上扬。我迈着大步,奔跑,再奔跑,丝毫不感到疲惫。走过我的家乡,才明白:这氤氲在每个角落的乡情,是我疲惫时最温暖的港湾,让我在短暂的休憩中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耳畔传来

奔跑在乡间小路上,田野里不知何处传来的歌声,带着浓浓的方言,听起来无比亲切。我放慢了脚步仔细听,“这个风景独好的地方,是我采菊爱莲的故乡,走进落英缤纷的时光,吟诵秋水长天的华章……”每一句都寄托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清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还有那虫吟和鸟鸣,都成了这歌声的伴奏。听着这歌声里的忧思,我仿佛看到了那在外打拼的孩子,正在用他的双手为城市建设、国家富强而努力着……

乡间小路,写满了游子对家的思念。走过我的家乡,才明白:那些外出的游子,承载了我难以想象的重担与责任。

鼻腔萦绕

正欲归家,一位大娘看见我陌生的面孔,拉我到她家坐坐,本想婉言拒绝,怎奈我的双腿已经情不自禁地被热情簇拥着走进院子,忽而,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袭来,“来,孩子,快坐下尝尝我刚沏好的婺源茗茶”,一位老者对我说。我一边饮茶,一边听着这位老者讲述家乡的过往。一杯下肚,茶香仿佛在我的血液里流动一般,冲刷我心中的浮躁,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这种香气。

一瞬间,茶香、柴火香、花果清香在我的身边萦绕,直抵我的内心深处。走过我的家乡,才明白:人生如茶,初品苦涩,细品甘甜。

回家后,我不禁感慨:家乡带给我的精神的愉悦是我所追求的、永不褪色的美好。

●点评

文章开头采用反衬手法,用城市中物质生活的丰富来反衬自己家乡生活在精神上给人带来的满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接着用三个小标题,以自己行走的轨迹为线索,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的角度,为读者展示了三个层面的精神愉悦,一气呵成,主题鲜明。

故乡的秋

◎周羿臣

西风来了,樟树结果了,盼望着,盼望着,故乡的秋来了。

首先得知这讯息的,不是翘首以盼的人们,不是议论纷纷的鸟儿,也不是声音沙哑的夏蝉,而是那一棵棵在秋风中静默的树。很快就要落叶了,树木将褪去青翠欲滴的夏装,变成光秃秃的。因此,有人说:“秋天是生命的死寂,是繁华的终结。”

那么,秋天是不是只带来了终结呢?不,不是的。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试问,如果万事万物都永远繁盛,那么我们将缺少冷静,缺少对生命轮回的敬畏之心,又怎能进步呢?有了今天的“冷”“寂”,才有明天的“热”“闹”啊。

又是一年秋天,故乡的大雁即将迁徙。那些聪明的大雁,呼朋引伴地歌唱着,与同伴一起向南方前进了。我在地上向它们挥手,它们好像在挥动翅膀回应我呢,仿佛在说:“明年见!”

我眼中的秋天并不单调乏味。你看那缤纷的菊花,多么清高文雅。红的迎风怒放,黄的隽永端庄,紫的艳丽夺目,真似君子一般傲然挺立,令人拍手叫绝,怪不得文人墨客皆爱咏菊!

故乡的秋天,田野里散发着阵阵麦香,捧起一把麦子,嗅一嗅,是阳光的味道,也是汗水的味道,更是收获的味道,这都是秋天的味道!金黄的麦田突然掀起一阵麦浪,好似滚滚的金色波涛。我可以听见麦子翻滚的声音,我可以闻到馥郁的麦香,我可以剥开一粒麦子品尝金黄的阳光,我可以触碰到故乡哺育人们的土地,我可以……在这故乡的麦田里,付出劳动的人是最幸福最充实的人,这就是秋天的魅力。

故乡的秋啊,你永远是那么美妙而又神奇!故乡的秋啊,我要热烈地赞美你的声音,你的魅力,你的脚步,还有你的每一次降临!

●点评

小作者从家乡的秋天入手,描绘独特的秋天之景,让人回味无穷。读罢此文,身在外地的你是否有了要来南昌一游的冲动呢?本文的特色在于小作者锤炼文字的功底深厚,如“树木将褪去青翠欲滴的夏装”“馥郁的麦香”等表达,形象生动又不乏文采,意味深长。

故乡的老房子

◎胡宸铭

时间如白驹过隙,刹那间消失不见,只留下眼前这一排排略带沧桑的老房子。蓝紫色的天空笼罩着这座历史悠长的城,冬日的早晨,太阳起得晚些。

裸露在外的红砖与那铺在房顶上的青瓦片早已习惯了雨水的冲刷,雨水使它们更加光滑,时间赋予它们一种独特的古朴韵味。一旁的老槐树与其相衬,虽早已被冬夺去了富有生命力的叶,但依旧虬曲苍劲。老树下,夏日的摇椅早已消失不见,空荡荡的,老房子看起来更加悠闲了。但是阳台上用竹竿高高悬挂着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腊肉和香肠足以弥补这一丝丝不足,甚至使人有种回到遥远的孩童时代的感觉。

故乡的老房子优雅从容。

北风吹过,带走了地上枯黄的叶,懒洋洋的阳光斜斜地照在老房子上,使它金灿灿的,更显饱满,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空气里弥漫着豆浆的清香,早餐店里吆喝声不断,老人们坐在店门口,手里捧着蓝边瓷碗,将诱人的粉条吸进肚里,再喝上几口煨汤,立马驱散了寒意;年轻人赶着路,手里拿着包子或油条,混着豆浆大口吞食;学生们一蹦一跳,买了些葱油饼,也上课去了……蓝色的天空,悠闲的云朵,和煦的阳光,一切都那么美。

故乡的老房子好不热闹。

冬日的太阳总是那么着急回家,学校的放学铃声才刚响,它就准备离开。大街上,男女老少行色匆匆,裹紧衣服往家赶。此时的老房子优雅地矗立着,不经意间飘出一缕炊烟,却又忽地融入到湿冷的空气中。天空换上夜装,老房子里灯光亮起,屋里传来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

故乡的老房子也要睡了。

故乡的老房子,承载的是这座城的历史,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时间流过,可老房子却珍藏在我的记忆中,久久难忘。

●点评

本文借助对老房子的怀念,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托物言志,意味深长。小作者通过写老房子的苍老清闲,来表现老房子的古朴;写老房子里人们的活动,来突出乡民的淳朴。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又何止是老房子本身,更是老房子里那段难以磨灭的浓浓乡情。

【江西南昌市心远中学初三(2)班】

上一篇: 一枝一叶满乡愁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