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 妙衬添华

作者: 杨妍

杨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教研员,语文高级教师,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兴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秀洲区名师。曾获“语文报杯”新时代语文优质课展示活动初中组一等奖、浙江省项目化学习优秀案例、嘉兴市优课、浙江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及嘉兴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在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里,衬托手法宛如绘画中的背景渲染,通过描绘客体事物来彰显主体事物的特质与神韵,为作品增添无尽的魅力与深度。

衬托手法分为正衬与反衬,二者皆为文学的妙笔。

正衬是以相似的事物相佐,借同质之美的映照,使主体事物更加鲜明夺目,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李白借“桃花潭水深千尺”来表达汪伦送别之情的深沉厚重,抽象的友情因深不见底的潭水的烘托而具象化;白居易以秋日萧瑟的枫叶和荻花,正面衬托出离别的哀愁;周敦颐用菊高洁的逸士风范,将莲“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的君子品格烘托得更为澄澈明亮。

反衬则是以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加以陪衬,凭强烈的反差使主体事物深入人心,拓展作品的思想内涵,引领读者跨越表象,直抵艺术的深层境界。李煜在《望江南》中写道:“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中热闹繁华美不胜收,梦醒亡国被囚凄凉之境,以乐衬哀,乐景愈盛,哀伤愈切。李贺以“黑云压城”的沉重压抑,衬“甲光向日”的明亮耀眼,明与暗碰撞间,突显了将士们面对强敌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高尔基在《海燕》中,以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惊恐万状,与海燕“高傲地飞翔”的矫健身姿形成对比,反衬出海燕作为革命先驱者的大智大勇。

运用衬托手法时,创作者要精准把握主客事物之间的关系与比例。客体事物的选取务必恰当典型,既要有效服务于主体事物的呈现,又不能喧宾夺主。同时,两者之间要自然融合,让衬托自然流畅,不着痕迹。总之,衬托手法以独特的方式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值得每一名创作者研习。

上一篇: 遇见千年良渚
下一篇: 落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