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遇,我愿厮守
作者: 苗文娟转眼,从与它相遇至今,竟已二十年。在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遇到《作文新天地》。我想,我是幸运的!与它的相遇,伴随着我的学生们的成长。因为这里亦是他们的舞台。文字让学生们的中学时代熠熠发光,我想他们作文发表的那一刻,一定是他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相遇·相识
当时我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记得当年两位年轻编辑巫作猛、陈玉赛的到来,给我们农村学校带来一股浓郁的文学气息,他们为我校热爱写作的学生组织了一场现场作文赛。看着教室里的两位编辑,他们青春焕发的模样,散发出来的文艺气息在教室里弥漫开来,我们的孩子沉浸在写作的美妙境界中。就这样,《作文新天地》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因为他们的活动,我们跟兄弟学校也成为了好朋友。那年4月在我们学校组织现场作文比赛,5月在兄弟学校举行。这让本来互不相通的我们有了校际交流的纽带。
之后,每月的某一天,学校四五十个班级的讲台上总会出现五本崭新的《作文新天地》杂志,孩子们雀跃着、争抢着,都想一睹为快。那一篇篇同龄人习作,引发了他们的共鸣;那一篇篇名家作品,点亮了他们的心扉。感谢《作文新天地》打开了农村孩子狭小的天地。它就是一个舞台,每一期犹如上演一出大戏,孩子们争相光顾。
相知·相伴
《作文新天地》的稿源丰富,要投中很难。但是,只要用心去写,相信总能梦想成真,在杂志上见到孩子们的文字。于是,我想到了帮学生投稿。那一篇篇鲜活的习作,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汇爱留言簿》,父母下班回家晚,遇不到孩子,他们的交流汇聚在一个本子上。“丽,饭热好了。”“爸,明晚早点回家,你生日,有惊喜!”那一句句朴实无华却令人动容的话语,让人感觉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真情在流动。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真可以来读一读《作文新天地》中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因为它们记录的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话,那些在父母面前不好意思开口的真心话。原来,好作文并不一定要华丽的辞藻,我手写我心,有诚挚的情感,就显得珍贵。
我一直还记得母亲因病去世的姚同学,她是那般坚强。她写的《没伞的孩子,就要努力奔跑》一文被编辑采用,给了她很大的前进动力。如她文中所言:“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但又是迥然不同的,良好的开端不一定是成功的一半。人生需要自己去描绘,不好的开端也会造就成功的辉煌。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人生道路上的某个不好因素而自暴自弃,好戏永远在后头!”这样的文字,一定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影响着孩子们的品性,磨砺着他们的心性。
相约·相守
除了帮学生投稿,我自己也开始动笔参与。我主动投教材单元写作的指导类文章,从七年级的“文从字顺”“叙事要完整”“发挥联想与想象”,到中考的模拟考场、历年中考的评析,这不仅让我对教材单元写作教学进行思考,还给了我的学生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实在是一举多得。投得多了,我也收获了编辑的信任,有时也收到约稿,当然,我也是乐此不疲。
加缪曾说:“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我想说:“只要《作文新天地》在,我就一直与它相守,一直与优美的文字厮守,一直与优秀的同行相守。”
(苗文娟,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