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那棵树

作者: 吴再柱

儿时那棵树0

一看到这作文题,我的思绪便如潮水般涌回那段纯真的小学时光。

那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学校园,校门坐南朝北,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进校门的右手边,一排教室,书声琅琅;左手边则是一座大粮仓与几间低矮的教师宿舍,或许还夹杂着一两个杂物间,散发着岁月的味道。而校门的正对面,教师办公室静静地伫立着,与宿舍的一角相交。那里,生长着一棵见证了我无数欢笑与梦想的树。

这棵树,虽不知名,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与教师办公室高度相仿,仿佛是校园中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树叶常年翠绿,椭圆形的叶片如孩子们手掌般大小,轻轻摇曳间,带来阵阵凉爽与生机。树干挺拔,在距离我们头顶一两米的地方,分出两三根粗壮的枝丫,其中一根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挂着那口熟悉的铜钟。每当上课或下课,老师轻轻一拉钟绳,“当——当——当——”的钟声便悠扬地响起,穿透云霄,也穿透了我们的心田,成为童年最动听的旋律。

这棵树,不仅是我们嬉戏的乐园,更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树梢,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聚集在树下,或比赛爬树,或追逐嬉戏,用笑声唤醒沉睡的校园。雨天,它张开宽大的臂膀,为我们遮挡风雨;夏日炎炎,它则成为我们乘凉的好去处,我们在树荫下讲故事、玩游戏,享受着童年的无忧无虑。

提到小学时光,我不得不提我的语文老师——许老师。他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许老师的衣着总是那么整洁,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扎在腰间,显得格外精神。他讲课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即便是离教室数十米,也能清晰地听到他激情四溢的讲解。黑板上,他用略带魏碑风格的行楷书写课题,条理清晰地板书,每一笔都透露出他对教学的严谨与热爱。

在许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在游戏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如何“添枝加叶”地丰富作文内容。他的教学方法不仅让我们爱上了语文,更激发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多年后,当我也踏上讲台,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许老师,模仿他的教学风格,传承他的教育精神。

如今,每当我想起儿时那棵树,便仿佛看到了许老师的身影。它和他在我心中,早已融为一体:出身平凡,却坚韧不拔;默默无闻,却无私奉献。它和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空,遮风挡雨,引领孩子们茁壮成长。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怀旧气息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儿时那棵树”为线索,串联起对小学时光、对许老师的深情回忆。文章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回到了那个天真无邪的年代。同时,作者巧妙地将树与人相结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使得文章结构紧凑,令人回味。

上一篇: 湖北省卷
下一篇: 辽宁省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