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蓝玫瑰

作者: 吴桐洁

黑色的蓝玫瑰0

哈勒姆当地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人群的情绪也逐渐高涨。

突然,拍摄声瞬间戛然而止。

白幕之下。透明的玻璃罩。

一株蓝玫瑰恍恍惚惚地进入记者们的视野。花瓣上流淌着纯粹的蓝,如同那一尘不染的天空。一种高贵到不真实的感觉弥漫着。

“迄今为止,都还未发现蓝色玫瑰。请问,你们是如何培育出这种蓝色玫瑰的?”

“我们运用了基因编辑技术。很多花中含有花青素,当pH值高于7时,花青素就能呈现蓝色。但是几乎所有植物的液泡都呈酸性。而让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下呈现蓝色,首先需要镁、铝这类金属离子,其次是共色素,即不具有颜色的辅助原子。这些物质与花青素结合就能让它在酸性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蓝色。”

“所以此前不存在蓝玫瑰,就是因为缺少了花青素、金属离子、共色素中的某一样,对吧?”

“不是一样,而是全部。玫瑰不含有任何一种开蓝花的要素。”

喧闹的人群中,蓝玫瑰幽幽地兀立在中央。它是被培育出的“蓝玫瑰”,但它又不是被培育出的“蓝玫瑰”。它会在傍晚六点后变成深邃的墨蓝色。与其说是墨蓝色,不如说是黑色。不折不扣的黑,彻底的黑。理论上来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的这种蓝玫瑰,直至枯萎都应是纯粹的天蓝色。但无论研究人员怎样替换基因组,蓝玫瑰总是一天比一天变得幽深。但很显然,这个研究上的重大问题还未公布于众。人们都还在为所谓“蓝玫瑰”的诞生而惊叹不已。

热搜榜上,有关蓝玫瑰的文案早已冲到了前三位——当然,这些如此迅速衍生出的文案,都是由人工智能快速生成的。“高贵的蓝色丝绒隔着透明的屏障。最纯粹的蓝色在说话,在对你说话。”不知从哪搜来的句子替换掉关键词,再补上一些拼凑的语句,便以热门话题涌现在群众的视野里。于是,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词句,又开始反复地被人们围观、解读,似乎拥有一种能被无限缝补的深意。

“最纯粹的蓝色是能在流淌中孕育,与你交流的。”

天蓝、蔚蓝、藏蓝、靛蓝、孔雀蓝……各种蓝成为了计青仪的刻度,而今天天空的普鲁士蓝正是计青仪的41度,虚假的41度,只是“被看见”的41度。现在人们不必再用P图软件把灰暗的天空调成自己期待的色调。一种新型的“天空调色剂”,宣称“绿色、无污染”,仅用化学手段,就可精准调控天空的色调。

就像蓝玫瑰那样,没有不能调制的颜色,没有不能被创造的自然。

只是他们好像都忘了,几十年前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不过是蓝色的玫瑰花而已。”——而现在,“蓝色玫瑰花”是指一堆厚颜无耻的谎言。

不过现在谁又在乎真实与虚假呢。一群机器人围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罩站着,“天空调色剂”的上方,是一团不清不白的混沌。

“他们到现在还在尝试理解我们那些胡诌的语言。”一个机械声轻笑道。

上一篇: 文字与生命的共振
下一篇: 教育·救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