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抚水文作舟

作者: 白向丽

宋子瑶,亭亭玉立的高挑女生。学生队伍中你一眼就能辨认出她——这个充满亲和力的魅力女生。

初中当了三年班长的她在同学中拥有很高的威信。 她说:“很多人评价我‘人好’,说实话,这种评价让我很开心。” 这个富有才华却又低调朴素的女孩,让人有一种轻松与舒适感。我想,这或许源于她良好的教养与博览群书吧。

我去家访时,看见她的家中客厅、房间,甚至两层地下室,举目皆是书籍。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书架是她家中的主要摆设,“书香之家”可谓名副其实。

我问:“平时喜欢看哪一类的书?”

她回道:“不确定,除了必读书目,我看的书还挺杂的。从小爸妈没有限制我要读哪一类书或不能读哪一类书,所以养成了现在这种驳杂的阅读习惯。

“散文、小说都喜欢。记得第一次读到林清玄的作品,一下子就被他质朴、清新又富有智慧的文字所吸引,有种禅意,又不消极。还有汪曾祺、杨绛的作品等。读他们的文字,内心会有一种熨帖感,是那种扎根于泥土,又心向朝阳的温暖感。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吧,宠辱不惊,心自芬芳。我经常在完成学校作业后奖励自己,来点果汁或者音乐,窝在沙发里享受一个人的阅读时光。每逢节假日,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好友一起泡在书店里翻阅各种书籍,再买几本喜爱的书带回家。

“我是一个对很多事情都抱有好奇心的人,对读书也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J.K.罗琳的《哈利·波特》,还有《明朝那些事儿》,我都爱看。其他方面的,比如自然科学、人文地理、心理学的书籍我也有兴趣。

“我喜欢买书,虽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说法,但我觉得好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书是自己的,就可以随时反复翻阅了。”

她向我讲述的时候,明亮的眸子,灵动而自信。

“你看的书不仅数量大,而且涉猎面广,有不少还会反复翻阅。你觉得这样的阅读习惯对你的语文学习有帮助吗?”我问。

她问答:“有啊,非常明显。首先在阅读上我基本不存在理解问题,就觉得仿佛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看就懂。而且因为看多了,琢磨多了,在语言表达上基本也能做到‘我手写我心’,因此阅读理解的正确率还是很高的。”的确,宋子瑶的语文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她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宁波市的读写大赛,表现优异。

一切源于热爱。让很多同学备感压力的写作,对于宋子瑶而言,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她分享道:“我觉得能把自己心里感兴趣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享受。”据我所知,宋子瑶喜欢每天写点东西,特别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思绪便会特别活跃。常常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三四个小时,她喜欢一口气写好,然后修改。

翻开宋子瑶的文稿,遒劲有力的行书、成熟老练的文笔、独特的见解,常常令人惊喜不已。她写的散文,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写作技巧信手拈来。恰似拈花拂水,轻轻一点,境界已出。在《归期自有期》一文中,她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中掉队的小鸽子为灵感,将其想象为一个离家很久、思念母亲的游子,将历史的痕迹显现在文章之中,抒发着亲情和家国之情。她的文字透露着对生活的灼见和人生的况味,如同清茶,清香萦绕却滋味醇厚,实属难得。

宋子瑶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女生。她的思维跳跃,常常天马行空,特别喜欢“烧脑”的题材,写的情景小文情节跌宕起伏,“反转反转再反转”,每次文章一出,同学们便争相传阅。

写作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对于这一点,宋子瑶的经验是:看评论。

网络时代,爆炸的信息量常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宋子瑶偏爱看评论,“高手出自民间,良句来自评论”,看到好的评论,她会拿出便笺纸摘抄下来,也会将它们修改润色成为自己文中的金句。

扬帆愿为今日志,奋笔只书手中花。愿独立、善思、细腻的宋子瑶乘着热爱的扁舟,在文学的汪洋中不断收获文字的快乐,新鲜、美丽、向阳生长。

(作者为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 看见6
下一篇: 台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