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会成为闪闪发亮的大人
作者: 张妍每次看你们写校园生活和学校里的朋友,我总是会想到自己读书时的同伴。
读书的每个阶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性情相合,或兴趣一致,或者仅仅是座位离得近,我们总会和一些人处出更亲密的关系。他们就像我们成长之路上的刻痕,想起他们,就想起了一段时光。
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每天会绕路到我家叫我上学。我们上下学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很大的公园,我俩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消磨在了那里,捞鱼,玩水,你追我赶,坐在石阶旁的斜坡上往下滑……到了初中,我们还在玩这些幼稚的游戏。上大学时她选了药学专业。后来,每每想到童年顽皮的好友,成了一个一本正经的医务工作者,我简直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上高一的时候,也有个每天一起上学的同伴,她会在中午敲我家门,探头进来问一声“走了吗”。和我一样,她的个子也小小的。她成绩极好,读计算机专业一路读到博士,后来做了程序员。上次联系时,她正在得克萨斯州,一人一猫,自驾长途旅行。
也是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男生,手里永远拿着一本《高中地理地图册》。因为他是雷打不动的第一名,所以渐渐地,看那本书的人多了起来。我甚至记得,有一节生物课上,我偷偷研读“第一名严选”,被生物老师点名批评了。他高考时的成绩不理想,后来选了市场营销类的专业。大学四年,他学习非常刻苦,课业之余还坚持自学英语、法语。毕业后,他在国际邮轮上工作。他应该是我们中间最早完成环游世界这个梦想的人,长年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风貌。
我记得有个女孩子,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她就是大家调侃的“风一样的女子”,爱打球,对投身新闻事业抱有莫大的决心。读研时,她主动申请去非洲实习,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终于如愿做了调查记者。
有个女孩子,是我见过的最用功的同龄人。第一次考研失利,她没有气馁,继续复习备考。早上天还没亮,她就悄悄起床去图书馆学习了;晚上很晚,我们都睡了,她还一个人蹲在阳台上看书。研究生毕业后,她去了一所顶尖的医科大学读博、做科研。
我读研时,有两个同专业的好朋友,我们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其中一个女孩子,做了老师。她性情洒脱、待人真诚,是那种关心世界的人。她曾利用假期在孤儿院做志愿服务工作,长时间照顾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另一个女孩子做事沉稳周全,后来在清华大学做行政工作。
到了某个年龄,你会发现,朋友都是一程一程的。你们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但你们对彼此的关注和关心是不会止歇的。
今天回看,我发现,生活的延展远超想象。我们曾坐在一间教室里听课,曾在同一间寝室里生活,但后来,不管是空间意义上,还是专业意义上,我们都渐行渐远。我们慢慢脱离了以分数为核心的成败二元论,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
编这期杂志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有什么可以分享给此刻,周遭充斥着中考、高考、填报志愿这些话题的你们吗?
现在我知道了,那个答案就是:如果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恭喜你,知识会充分塑造你打量世界的坐标,夯实你脚下的路,帮你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如果你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不要怕,背挺直,往前走,迟早有一天,你也会成为闪闪发亮的大人。到那个时候,你将有力量解决今天所困扰和担忧的一切。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