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长高指南

作者: 谢不敏

科学长高指南0

一只霸王龙,即使已成年,骨骼也还在生长,直到死去前一秒;而有研究表示,人类在20岁出头,骨骼就会停止生长,身高从此定格。

究其根本,身高的增长靠的是骨骼的加长,主要包括构成脊柱的椎骨及椎间盘,以及下肢骨。这些骨头的生成原理是一样的,先形成软骨,然后软组织逐步钙化,骨头不断生长、加长,最终成形。

以大腿的股骨为例,骨干与两端之间保留着有一定厚度的软骨层,称为骺板或生长板。这层软骨在你成年前不断增殖、骨化,让你的骨头越长越长,你也就越来越高。

长高速度并不均匀

人类长高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婴儿时期,生长速度最高可达每年20厘米;到了青春期,生长速度迎来第二个高峰。

因为雌激素促进了生长激素分泌,女生的发育期更早,12岁左右的女生,一年可以长高8~9厘米。而男生的生长高峰期要到14岁左右,一年长高大约10厘米。这个美好的过程,往往定格在22岁左右。随着骺软骨逐渐闭合,成为薄薄一层骨组织,软骨就不会再增加,骨头不再加长。当所有骨头都不再加长,身高也就停止了增长。

不同部位的骨头生长闭合时间不同。好消息是,腿部骨头生长闭合时间很晚,要到24岁左右。所以,长高的核心,就是抢在骺软骨完全闭合之前,让骨头长得更长。

科学长高指南

在这个过程中,激素、营养和外界的机械刺激都是重要因素。

生长激素主要由大脑分泌,和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最容易控制的,就是睡眠。

在一天24小时中,生长激素并不是均匀分泌的,而是在你睡着后一两个小时之内迎来高峰。这个高峰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占全天的58%,对长高战略意义重大。如果你不睡觉,就失去了这个高峰,生长激素分泌也就大大减少。不过,生长激素分泌和你具体几点睡没太大关系,就算你早上8点天亮了才睡,只要保证睡眠质量,还是可以长个儿的。

除了睡觉,还可以从另外两方面下手——首先是好好吃饭。骨骼加长,需要钙和维生素A、C、D等营养元素。比如,维生素D负责维持体内钙平衡,为骨头生长提供足够的原料。

在日照时间更长的高纬度地区,营养更充足,动物的个头也就更大。之前人们就发现,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往往比中低纬度地区的人个头更高。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人类。南极的企鹅比其他地区的企鹅个头更大,北极熊也是这样。这被称为“伯格曼法则”:同一种类恒温动物的体形,会随着生活地区纬度的增高而变大。

这并不是因为冷空气让动物长个儿。对动物来说,寒冷的地方种群数量更小,“内卷”压力小,不用太费力就能获得充足的营养;而对物资富足的人类来说,最有效的长高办法之一,就是用肉、蛋、奶保证营养。营养没跟上,即使生长激素水平升高,也会长不高。

此外,体育运动这种外界刺激,会让人体能量供不应求,也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来升高血糖、分解储存的脂肪,为身体补给能量。

不过,你的努力能带来的改变是有限的。身高增长中60%~80%的决定效应,来自遗传基因。激素、营养、外界的机械刺激这些可控因素,最多能让你达到基因决定的上限。

好消息是,就算过了24岁、骺软骨完全闭合,虽然你不再长高,骨头却依然在变化。骨骼是一个代谢旺盛的器官,处在生成和消解的动态平衡之中。

到60岁左右,你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已经不到年轻时的一半,骨头形成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被破坏的速度。如果不加干预,你的身高就会“喜迎”新的变化——缩水。

(米粒摘自微信公众号“答案如下”,视觉中国供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