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解忧杂货店
作者: 赵瑜若将小说当作一栋房子,那么,让读者一眼就看到门在那里,或许就是最好的开头。作为推理小说的写作者,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在一开始,便将高潮部分打开。
三个小偷作案后,所偷的车子坏了,途径一个小镇时,他们走进一间年久失修的旧房子。三个人计划在这间废弃的旧房子里凑合一夜,天亮便离开。然而,故事发生了。他们无意中发现外面有人往门口的信箱里投了一封信,是一封求助信。原来三个人误闯入的,是一家名叫浪矢的杂货店。这个杂货店一度很有名,因为店主热爱回答顾客有关烦恼的问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三个人决定给这个有着烦恼心事的姑娘回信。然而让他们三个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看到的那封求助信竟然是一封来自过去的信,这个旧杂货店竟然有一条秘密的时间通道。
这便是《解忧杂货店》的开头。这个开头如同剧场大幕拉开后的一场争执,在争执中我们发现,通过东野圭吾小口径的叙述,我们进入一部时间跨度很大、想象空间也很开阔的小说。
作为推理小说家的东野圭吾,擅长以碎片到整体的演进方式来讲述故事。这部非推理小说,有着作者一贯的叙述气质。三个小偷出于好奇帮助人,本来已经挑衅阅读者的逻辑了,那么,如果帮助成功了,这剧情岂不过于狗血?所以,东野圭吾将自己分裂成三个小偷,每一个人都给求助的姑娘写了一封信。她是一个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但是男友却身患绝症。究竟是陪男友走完最后一程,还是坚持训练争取参加奥运会?她很犹豫。三个小偷查证了时间,知道女孩要参加的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那一年日本并没有派人参加。所以,知道了结果的三个小偷想要女孩放弃训练,陪着男友。然而,那女孩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做。三个小偷哪有那么高深的修养,甚至在回信里直接骂她,女孩却并不介意三个小偷的回复,甚至感激三个小偷的答复让她更加坚定了参加训练的决心。她的男友也为她的决定感到开心。
《解忧杂货店》的故事从倒叙开始,三个小偷拉开了浪矢杂货店的大门,同时也拉开了那个年代的故事。
《深夜的口琴声》是其中一个温暖的、舍己救人的故事。
克郎是一个在东京漂泊的歌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父亲反对他搞音乐,替他选的大学专业是经济学,满心指望着他能接手自己的鱼松店。然而,克郎却为了音乐退学,开始了他的漂泊。克郎的奶奶去世,克郎回到家里守夜,发现父亲已经老了。父子俩因为音乐的话题关系疏远,然而,当叔叔嘲笑克郎搞音乐没有前途的时候,父亲却奋力维护自己的儿子。这种温暖让克郎瞬间决定放弃音乐,帮助父亲开店。而父亲仿佛知道克郎去过杂货店,了解他的不甘心,将他赶回了东京,并说,真的努力过了,仍然不成功,再回来。意外的是,克郎回到东京,遇到孤儿院着火,他在救人时身负重伤而死,他创作的曲子,则被他救下的孩子的姐姐唱红。
《解忧杂货店》的老板名叫浪矢雄治,自从妻子去世以后,他的精神和身体一直都不大好,直到开始做烦恼问答,才找回人生的意义。他乐于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经验说给别人听,这成了他活下去的支撑。为此,儿子和女儿也都支持他这么做。直到他患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才答应随儿子一起回到东京。然而,在东京的某一天,浪矢雄治突然想回到自己的杂货店看一下,并回复一些信件。儿子开车去送他,然后自己在汽车里睡了一夜。儿子守护父亲的安全,父亲却要替那些问询的人守护他们的秘密。
这便是温暖的人性。一个老人,拖着病体回到杂货店里给问询的人做出回答,其实就是将自己身体里的暖意传递出去。而儿子暗暗支持着他,甚至答应父亲在未来仍然将那些信件保存好,这也是一种暖意。
我最喜欢的是这部小说里的时间线索。一家已经废弃了的杂货店,可以收到来自几十年前的信件,这本身是可以解释的。但是,进入这个房间的人看了信件,回复的信件竟然也可以被几十年前的人看到,这就有些勉强了。
小说家就是有如此强的建构能力,东野圭吾让时间不再是我们手机上的计时维度,而是三维空间里的时间。三个小偷中的敦也最不相信时间可以穿越,所以,在小说的结尾,东野圭吾就让敦也走出杂货店,往信箱里投了一张白纸条。他想试一下,会不会真的能将这张白纸条送回过去。
果然,他将白纸条投进信箱的时间正好是浪矢贵之陪着父亲从东京回到杂货店的那天晚上,于是,敦也收到了老人家的回信。那封信穿过时间的隧道,深情而有力量,劝慰他说:“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但我相信你不属于这两种情况。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
这段话是如此动人。是啊,三个小偷也从解忧杂货店获得了人生的答案。
(心香一瓣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别想跳过这些书》一书,本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