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害怕在雨天湿鞋了
作者: 小肾喜欢在雨里走,感觉很自由。好像违抗某种东西的意志,小小的,但胜利了。
——陆茵茵《台风天》
南方的春季像个爱折腾的小孩,不愿在一个稳定的温度待太久,喜欢把一切搅乱,让人们在无意间生病,它再下起一场欢乐的雨来庆祝。
我走在雨中,撑着小小的破旧的伞,低头注意到地上的水坑——来来往往的车辆无情地将地面的水扬起,雨水向四面八方飞溅。望着雨中惊慌急躁的人们,我显得不慌不忙。我的生活总在下雨,我习惯了它的来临。所以当具象的液态物质从高空坠落,在每一滩集合体中蹦跶,再短暂地飞出一只晶莹的蝴蝶,我只是感觉,我融进了这场雨,雨水掺杂着泥土和灰尘,黏上了我。一个人在雨里走,不会被困住,不再怕湿鞋,很自由。
小时候我很讨厌下雨,因为每次下雨,小学门口那个窄窄的路口一定会塞车。遇到下雨天,我每次在校门口眺望不到我爸的身影,就会开始哭,在雨中看不到一点希望。终于等到我爸,我还得忍耐下雨带来的不适——坐在摩托车后排,藏在有一股难闻味道的雨衣下,低着头,弓着腰,掀开一点点雨衣,靠着潮湿的路面判断离家的距离。
上了中学,我仍不喜欢下雨,因为衣服干不了。还有一种恐惧,就是在教室外的一排雨伞里突然找不到自己的。我有几次印象深刻的号啕大哭也是在雨天发生的,包括高考出分的第二天。那天,雨下得很大,我在我爸的摩托车后座哭,他什么也听不到。雨声淹没了哭声,就可以不用过于忍耐了。雨是我的同盟,可以为我的脆弱打掩护。
我还记得在一个下雨天,我坐在回家的校车上,看着雨贴着窗划过,呵一口气,画一个笑脸,很快就会变成哭脸。快到家时,我又隔着窗户寻找我爸的身影。但那时,就算找不到,我也不会着急地哭了,因为我已经学会了自己走回家。
我对雨也不全是厌恶。比如,在我要入睡时,有了它我会安心许多。中雨的声音听起来是最舒服的,我被天然的白噪声包裹着,那一觉都会变得幸福很多。
雨天容易把我打散,变成一块块碎片散落一地。破碎、落败、孤独、痛苦、无措,都是我,一切情绪都在雨天变得合理起来。我会一块一块把它们拾起来,“这一块是我,那一块也是”。
如今,我依然不敢扔了伞在雨中撒腿奔跑。不知道要淋多少场雨,我才能做到。
“我逃出小时候的那场雨了吗?”“不,我没有。”
但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现在的自己看着飘落的雨不再感到压抑,反而有种洒脱和自由?因为雨下得越大,我的心情和思绪就越显得没有那么突兀。雨是飘的,风是湿的,一切都在尽情流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理解我的无助,我没哭,它替我哭了。
我还在执着地想,雨还是能带来希望的。大雨过后,心被浇灌过,一些意识不到的东西在抽条生长,会长出茂密的植被吧!
我希望记忆中的那个小孩有一天能拥有一片雨林。“雨好大啊”,她一边说着,一边往外冲,尽情地在雨里奔跑。鞋湿了,脱掉就好了。雨停了,没有星星,但云也很好看。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