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曲循环”的一天
作者: 阿眉每天早晨被闹钟叫醒,起床,吃早饭,出门上学,放学回家,吃晚饭,写作业,然后上床睡觉……这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时难免发发牢骚:生活了无新意,每一天都仿佛是前一天的复制粘贴。
在电影《土拨鼠之日》里,“每一天都一模一样”可不是牢骚,而是事实。
“土拨鼠日”是电影中美国某小镇的地方节日,每年2月2日,该地会用土拨鼠来预测当年的天气。电视台播报员菲尔来到小镇报道这一节日,忙了一天后上床睡觉,一觉醒来,发现还是2月2日。他出门遇到了和前一天一模一样的人,向他打着一字不差的招呼;他踩进同一个水坑;报纸和电视上是一模一样的新闻……这一天过去,还是2月2日,时间卡在了这一天,他的人生也停在了这一天。
生命中的某一天无穷无尽地“单曲循环”是什么感受?也许有些人是愿意的,像浮士德一样,愿意冻结自己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让快乐永远停驻于此,而且永远不会变老,多好啊!
但这部电影里菲尔的境遇并非如此,因为那只是普普通通且不算走运的一天:工作不太顺利,喜欢的姑娘没给他好脸色,一场暴风雪把他困在小镇上……一开始他以为是大家合伙和他开玩笑,直到发现睡前特意折断的铅笔在第二天醒来时完好如初,他才确信自己的确是被困在了同一天里。
一个生命中只有“今天”的人要做什么呢?当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开始肆无忌惮地大吃垃圾食物,反正睡一觉就能回到起点,根本不用考虑20年后的健康状况。然而没完没了的2月2日实在令人绝望,气急败坏的菲尔驱车冲向悬崖,从高处一跃而下……但转天睁开眼,仍然是2月2日的清晨。
菲尔在狂喜和绝望之后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好好度过每一个“今天”。他认真工作,善待周围的人,提前出现在会出事故的地方,帮助他人避险,学做冰雕,学弹琴……日子虽停在2月2日,菲尔却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多才多艺、广受欢迎的人。不能免俗的结局当然是,真爱将时间解冻,菲尔终于迎来了2月3日。
菲尔到底在这个小镇度过了多少个2月2日?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只有暗示——他在小镇上从零开始学习弹钢琴,电影结尾时,华丽而复杂的旋律从他的指尖流淌而出,这意味着好几个年头的练习,甚至更长时间。后来偶然看到本片导演接受采访的片段,导演对这一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大约10年。
10年后,菲尔迎来崭新的一天,屏幕中央出现大大的“End”,字幕一行一行升起。电影之外的我们,还将继续度过自己难免有大大小小错误和遗憾的每一天。在时间的高速轨道上飞奔的我们,照样有人肆意放纵,有人悲观绝望,有人努力打磨自己。比起电影中的菲尔,我们并不是更为不幸,也并不是更为幸运。
(成浪摘自《课外阅读》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