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阅读法

作者: 花痴书小饕

无影灯阅读法0

读书时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太复杂了,读完一遍啥也搞不懂,啥也记不住,越读越头大,无奈只能“弃疗”。

这个时候,不妨尝试一下“无影灯阅读法”。

无影灯,就是手术室中悬挂在医生头顶上方的那一圈由多个灯头组成的灯。因为灯头多,光源方向不一样,这些多角度的光会将灯下的阴影不断“稀释”,最终制造出约等于“无影”的效果,从而方便医生看清手术切口,顺利完成手术。

“无影灯阅读法”用的正是这个原理。问题、概念太复杂,读一本书,看一个视角的解读还搞不清楚?那就不妨多读几本同主题的书,多看几个角度的解读,从不同方向切入,说不定很快就能把它们摸清楚。

以文史领域为例。我们都知道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这个事件细节之庞杂、影响之深远、牵扯之广泛,在史学界是有目共睹的。要想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不下大工夫不行。然而,大家不要一看这块骨头难啃就急着放弃,其实要了解这个复杂的事件,既不需要你有惊人的记忆力,也不需要你极其勤快地记笔记。你只需要读一读王安石的传记,读一读宋神宗的传记,再读一读司马光、苏轼的传记,再读两本如欧阳修、黄庭坚等跟那个时代有交集的人物的传记。读完这些,你基本上就能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致过程,两党究竟为什么打架,哪些人物属于哪个阵营,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即便做不到对细节如数家珍,这段历史也不会再让你感到云山雾罩、稀里糊涂了。

这个方法为什么管用?很简单,这些人的命运都和王安石变法或多或少地纠缠在一起。读一个人的传记,相当于从一个人的视角了解一遍王安石变法;读多个人的传记,相当于从多个人的视角一遍又一遍了解王安石变法。几遍重复下来,想搞不清楚都难。

类似的,两宋之交的历史,楚汉相争的历史,唐代的安史之乱、永贞革新等,也都是极其复杂的大事件。要了解这些大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亲历那段历史的人的传记多看几本,把讲那段历史的不同类型的书多看几本。如此读过若干之后,你会很自然地发现,原本如一团乱麻的大事件,在你的头脑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原本觉得令人头大的人名、地名,在你的头脑中逐渐变得有条理起来。而历史的真相就在这种交叉印证中一点点浮出水面。

如此说来,司马迁开创纪传体史书体系,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编年体史书固然线条清晰,然而若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人,谁会特别关注哪一年哪一地发生了什么事?而纪传体史书则不同,它把目光聚焦在个体身上。这些人各有性情,相互碰撞,共同创造、影响了一段历史。他们的人生故事往往很有趣,而读他们的故事,正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解剖同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读书法,就像在玩拼图游戏,单片拼图收集多了,总会慢慢拼成自己的历史地图,从而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历史观。

而且这种阅读方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会打破你旧有的片面的思维观念,让你形成更全面的思维观念。比如王安石变法,我们上学时,从课本里学到的都是:这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变革、经济变革、社会变革等。然而,若深想一步,这场改革既然被定性为“伟大”,那为什么当时还会遭到那么多人反对,其中甚至不乏那个时代最有远见卓识的一群人,如苏轼、司马光等?这样的问题,只有在你广泛阅读了关于这场变法的各个角度的书后,才能找到答案。而如果你只读一本书,或者只读一家之言,你就永远看不清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因此,用“无影灯阅读法”读书,就是在用多维度的阅读照亮知识的盲区,冲淡思维的阴影。它投入小、见效快,是厘清复杂问题的绝佳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搞懂复杂问题有困难,那就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彭慧慧摘自微信公众号“常小仙”,阿砂砂图)

上一篇: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下一篇: 摘抄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