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鸟鸣

作者: 周毓之

紫色的鸟鸣0

一天下午,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为了转移注意力,便想翻会儿书。我看的其实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杂志,里面却藏着一个大世界。

一位作者如此想象:桑树上的鸟鸣是紫色的,因为吃了桑葚;梨树上的鸟鸣是白色的,因为饮了梨花蜜;榆树上的鸟鸣是一嘟噜一嘟噜的,像榆钱儿;泡桐树上的鸟鸣是一朵又一朵的,像泡桐花;无花果树上的鸟鸣是透明的,带着禅意……

另一位作者告诉我们:已知的最早的生命,是原生的单细胞生物。人们历来都认为生物与非生物有质的区别。不过,现在的科学家已不再接受这种将生物与非生物截然分开的设想,而把生物看作是由非生物自然进化而来的。

一位科幻文学作家则提醒我们:平行宇宙理论的出现,使宇宙的广阔度又增加了许多个数量级,使人迹未至的苍茫空间又复制了无数个。这种宇宙与人类在大小上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这种对比其实是一个明确的启示,召唤着人类走出微尘般的地球摇篮,去填补那巨大的空白。

从可东临以观沧海的碣石,到其叶沃若的陌上之桑,再到求其友声的嘤嘤鸟鸣,最后到凝望与谛听这一切的我,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而这个“我”,可以是整日与书为伴,烦恼时还要靠书来解惑的“我”,也可以是这本杂志中一位小说家笔下那位为安一个灯泡而发愁的独居老太太,还可以是另一位小说家笔下一个憨厚的乡间农人,质朴沉默如黄土,毫无怨言地劳作,照顾久病的老妻。而这一切,都置身于广阔到我们难以想象与理解的宇宙之中,无论是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我和我所面对的这一件小小的事,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说,并非要消解现实世界的意义,或堕入彻底的虚无,而是提醒自己,“我”之外,还有一个“无我”却永恒存在的世界;我面对的这件转瞬即逝的小事之外,还有那些意义久远、永不衰朽的事件。在一个过于强调自我的时代,是否可以稍稍学着将自己隐入尘烟,静静仰望那壮丽的宇宙云图?

(遇之摘自《今晚报》2024年7月24日,大冰咂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