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轮船夜航时总“摸黑”

作者: 寰宇志

为什么轮船夜航时总“摸黑”0

在宁静的夜晚,当陆地上灯火辉煌,人们正享受着温暖的灯光带来的安全感时,广袤无垠的大海上,轮船却常常选择隐身于黑暗之中,仿佛它们并不需要灯光来照亮前行的道路。

其实,这背后大有学问。

海面的波动使光线形成杂乱无章的反射光斑,这些光斑不仅无法提供清晰的视野,反而像是一场视觉盛宴中的干扰元素,让船员们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更糟糕的是,驾驶室内的灯光还可能通过窗户反射回驾驶员眼中,形成强烈的光污染,干扰他们的判断。因此,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减少视觉干扰,成为确保航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历史上,海盗的阴影曾长期笼罩在许多海域上空。夜晚,当海面被黑暗笼罩,海盗们便利用这一天然掩护对过往船只实施劫掠。对轮船来说,明亮的灯光无异于在黑暗中打出“招牌”,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与航线。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海盗的侵扰,船长们通常会选择在夜间关闭灯光,保持低调航行。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汲取,也是对当前安全形势的明智应对。

除了对航行安全和海盗威胁的考量,关闭灯光还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海洋生物对光线非常敏感,强烈的灯光会干扰它们的自然行为模式,甚至导致它们迷失方向或受伤。

例如,海龟可能会误将灯光视为月光或星光而偏离原本的繁殖路线,鲸鱼等动物则可能因光污染而受到惊吓或干扰。因此,减少灯光的使用不仅是对航行安全的负责,也是对海洋生态的尊重和保护。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轮船在夜间航行时无须再完全依赖视觉信号。雷达、声呐、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导航设备成为轮船的“火眼金睛”。

雷达能够穿透夜色和恶劣天气的遮蔽,实时扫描周围环境;声呐能够探测水下的潜在威胁;GPS则能实时提供船只的精确位置。

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存在,使船员们在黑暗中也能准确掌握船只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确保航行的安全。

国际海事组织对船只的夜间航行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全球船只在夜间航行时的安全性。虽然船只必须开启必要的航行灯以显示其位置和行驶方向,但这些灯光仅限于特定的导航灯而非大面积照明灯光。

这种有限的灯光设置既保证了航行安全,又避免了对其他船只和海洋生态造成干扰。同时,它也体现了航海规则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以确保航行的顺利进行。

当然,在夜间航行时,轮船并不会熄灭所有灯光。在遇到特殊情况,如浓雾、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船员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灯光策略。这些灵活的灯光策略不仅是对航行安全的保障,也是对特殊情况下航行需求的积极响应。

(大浪淘沙摘自微信公众号“寰宇志”,视觉中国供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