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即时满足的快感
作者: 杨剑兰为什么追剧会上瘾?为什么再等几天就能看到的剧情,人们不惜额外花钱也要先睹为快呢?
追剧上瘾和玩游戏上瘾的原因一样,都是为了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诸多压力又无力改变时,有人便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快感和成就感。心理学研究发现,成瘾高发期一般是在一个人压力最大、挫败感最强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追剧会上瘾?因为剧情的设计跟游戏的设计一样,精准地拿捏了用户想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心理诉求,会持续激活大脑的奖赏通路。这个奖赏通路,正是上瘾行为的生理基础。
影视剧创作者深谙观众心理,他们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何种情节能让观众获得快感,怎样设计剧集能让观众上瘾。
在国内某知名视频平台上,一部热播古装剧的最后5集超前点播,被卖到30元。500万人甘愿为此掏腰包,于是仅靠该剧超前点播的设置,这个视频平台就赚了1.5亿元。
那么,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愿意为超前点播掏腰包呢?
这是因为追剧成瘾的人相对欠缺一项能力,这项能力叫作延迟满足。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能否为了长远收益,暂时控制自己的即时满足冲动。延迟满足对追剧成瘾的人来说意味着不被满足,意味着被剥夺,这种感觉非常难受。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于1966年起,在一家幼儿园进行了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糖果实验,以研究延迟满足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糖果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4岁左右的孩子。研究人员让这些孩子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陈设简单的小房间内,并给他们每人一块好吃的糖果,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糖果,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工作人员会再奖励他们一颗,也就是能吃两颗。”有些孩子忍不住,马上吃了糖果,而有1/3的孩子能忍住马上吃糖果的欲望,他们用睡觉、唱歌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直到研究人员回来,他们获得了额外的奖励。
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和事业成就,他们的抗压能力、冲动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为了长远目标抵御短期诱惑,更容易成功。而缺乏耐心、需要即时满足的孩子,容易急躁,遇到挫折更容易退缩,也更容易放弃。
要克服即时满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发展延迟满足的能力,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同时,我们要学会用看书、冥想、运动、社交等方式来排解压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即时满足易使人成瘾的机制,把它用在学习、工作上。比如,把学习、工作任务分解成多个易完成的小任务,在每个小任务完成后,给自己奖励,让自己获得即时满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成就感,减少对追剧、刷短视频的依赖,以更加自信、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生活。
(竹叽摘自《科技日报》2021年12月2日,本刊节选,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