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上

作者: 杨康

字幕,上0

“字幕,上!”一听到导演给出的指令,我便小心地按下空格键,眼睛紧盯着监视器里的直播画面。这是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的直播,屏幕里嘉宾和主持人正在对着我给出的字幕板进行相应的讨论。“字幕,下!”我再次按下空格键,看着字幕板从监视器中缓缓消失。

2022年,我来到北京广播电视台实习,参与转播世界杯。在字幕老师身后校对数据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坐在电脑前,亲手为节目的直播上字幕。

字幕板“校对员”

这是一场转播重大赛事的节目,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节目直播前会准备好相应的字幕板,例如两队的历史信息、赛中数据对比等。在导演给出指令后,字幕老师会通过电脑内的字幕软件,选中导演需要的某一段字幕,按下空格键,这个字幕板便会出现在直播画面当中,这一操作流程被称为字幕的“上屏”。

在实习中,我负责协助字幕老师进行数据的准备和校对,确保赛前所有需要的字幕板都已经准备就绪,并且上面的内容是正确的。

对我而言,这是在学校未曾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尽管在实习前有老师培训,彩排时我也同字幕老师演练了许多次,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掌握得不太熟练。在没有彩排或直播时,我会用导播间电脑里的字幕软件进行练习,熟悉整套操作流程。这使得我初步掌握了数据同步、更新,字幕上屏等一系列基础的操作。

当我坐在电脑前,我常常会想:如果能够亲手为世界杯上字幕,该是一件多么难忘的事情呀!没想到的是,我前期在电脑前的反复练习,果真在半个月后派上了大用场。

临危受命的“字幕老师”

随着世界杯进入淘汰赛阶段,我和另一位字幕老师被派到新的一档节目中。我的工作仍然是配合字幕老师完成数据的准备和校对。

在世界杯进行到四分之一决赛的下午,和我一同工作的字幕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岗工作了,一位曾经培训过我的老师会接替他,晚上跟我一起去节目组。

当晚的比赛是荷兰队对阵阿根廷队,这场比赛事关世界杯四强席位,观看人数只会多,不会少。临时更换字幕老师,会不会出什么差错?要是我们俩没配合好,可就坏了。

我像往常一样收拾好东西,边想边往酒店外走去。在路上,老师突然发来一个令我难以置信的消息:“这次的字幕由你来上。”

原来,在之前的几次比赛中,我操作数据网站和字幕软件的过程都被老师看在眼里,他觉得我对这两样工具掌握得比较好。况且,因为我已经跟着节目组直播了数场比赛,目前,除了请假的那位老师,我是我们这三个人里对这档节目的流程最熟悉的人。这次直播,我相当于是临危受命,承担字幕老师的责任。

在去往节目组的路上,我的手心不住地冒汗,全身的血液涌向头顶,我期待这一天实在是太久了。

第一次犯错

在比赛前,嘉宾会在演播室对本场比赛做出赛前分析。这时,我便会通过电脑,将两队的首发名单、历史战绩、关键球员等字幕板呈现在直播画面中,不仅方便嘉宾在现场进行解读,也可以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到这些重要信息。

当时,各岗位都按部就班地工作着,还有十来分钟才会轮到我负责的部分。我突然意识到,首发名单的字幕板还没有更新。

首发名单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幕板,通常在开赛前一个小时左右,两支参赛球队的首发名单才会在国际足联官网上公布。名单公布后,我需要手动更新电脑中的字幕板,并把名单截图发给节目组的老师。他们会将这些内容打印出来,发给现场嘉宾。

名单更新了吗?我一边想着,一边将笔记本电脑打开并放在腿上。进入官网,我发现首发名单还是没有更新,于是每隔几分钟,我便会刷新一次官网。刷新几次后,首发名单突然出现在网站界面上,我心中一喜,可算是出来了。然而,正当我要截图时,我听到导播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环节。”主持人在节目中提到了我的环节。马上就到我了!我赶紧将双手放到台式电脑的键盘上。“怎么这么快?”尽管自己有些乱了阵脚,但此刻不容多想。我双眼紧盯屏幕,耳朵竖起,等待着导演的指令。

“字幕,上!”一听到导演的指令,我便条件反射般地按下了空格键。手刚落下,导演的训斥便从耳边传来:“怎么回事?错了!”我感觉自己像是被雷击中了——原来刚刚的指令并不是下达给我的,而是我身旁的另一位字幕老师。

在我的环节之前,还有一个广告商的字幕板需要上。主持人提示到我的环节后,这个字幕板便会由我身边的老师用他的电脑来上屏。上屏后,主持人会随之念出一段和这个字幕匹配的广告词,然后才是我的环节。导演在给出“上”的口令后,我误以为到了我的环节,以至于另一位老师刚刚上屏的商标停留了连一秒都不到,就被我上屏的字幕板覆盖。幸好这是赛前彩排,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直播中,后果不堪设想。

不同于校园的转播

在大学组织的转播教学活动中,就算出现了一些差错,老师们也不会苛责,因为那是重要的实践机会,也是宝贵的试错机会。可走出校园,面对世界杯直播,中间还穿插许多广告,一旦出现错误,事后弥补可谓难上加难。

就算我的环节在整个节目中只是小小的一环,但正是许多个小环串联在一起,才有了节目本身。因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该环节的负责人用心对待。

于是,在之后的每次比赛前,我会对串联单上与我有关的环节进行再三确认,来增加对节目本身的熟悉程度;直播时密切关注导演下达的口令,去做出对应的操作。

如果没有当初的反复练习,我就无法熟练地使用字幕软件,更不会在字幕老师“因伤缺阵”时,获得“替补登场”的锻炼机会。我发现,无论是曾经对新事物的学习与演练,还是在赛前对串联单的反复确认与熟悉,或是在每场直播结束后的自我复盘,这些准备就像一颗颗扔在泥泞上的小石子,看似无关紧要,毫不起眼,但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低头看去,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石子竟在不知不觉中铺成一条道路,助我在原本寸步难行的泥泞中大步向前。

(一米阳光摘自《大学生》2023年第3期,本刊节选,陆世清图)

上一篇: 把厕所当城堡的日子
下一篇: 关羽的胡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