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终过万重山

作者: 刘欣淼

轻舟终过万重山0

小学时在语文老师的启蒙下,我深深爱上了阅读与写作。教室角落里的阅读角是我最常待的地方,我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展示。每周的阅读课上,我们都要带上喜欢的书籍,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换。就这样,我换来了一本《读者》(校园版),这是我与她的第一次相遇。

第一次翻开时,我便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忍不住从中摘抄了许多好词好句,还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后来我偶然听到老师说:“能登上《读者》(校园版)的文章都是优中选优,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文章也能够登上《读者》(校园版),甚至梦想着自己能够由此成为一名作家。

但上中学后,写作文不再是单纯的练笔,而变成一种任务。因为作文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所以我必须在考试中写出能拿到高分的文章。在议论文和记叙文中,我觉得议论文更容易找到写作方法,便将重心慢慢地偏向了写议论文。

没过多久,我发现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热爱阅读与写作了。应试作文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我对写作的兴趣,有时我甚至害怕写作文,害怕写不出优秀的文章,害怕曾经引以为傲的兴趣会变成前进路上的阻力。

高中时期,我居然写了整整三年的议论文,现在想来简直不可思议。无论题目有多难,无论我的脑海里有没有论点、论据,我都会硬着头皮写议论文,只因我发现自己写不出记叙文了。我曾经试着写故事,但是一节课过去,我一个字都没能憋出来。《读者》(校园版)也被我遗忘在角落里。

再次遇见《读者》(校园版)时,我正处于困顿中。因为高考报志愿时没有综合考虑兴趣和自身能力,我选择了容易就业的工科专业,后来才渐渐发现它并不适合我。课业负担与心里无处释放的压力同时袭来,就在我觉得走投无路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将它们写下来,写作的过程让我变得平静。就这样,我重拾阔别三年的写作。于我而言,这时的写作不再是痛苦,而是救赎。

某天,我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一位作家提到《读者》(校园版)正在征集成长故事类稿件,即使是普通学生,也有过稿的机会。这在我心里引发了一场海啸,我瞬间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没过多久,我便在《读者》(校园版)发表了《那些年,我也曾努力合群》,那是我第一次向杂志投稿,编辑部老师们的肯定让我找回了走失多年的自信心。

至今我都不敢想象自己能从《读者》(校园版)这样的平台起航,也很庆幸自己能在学生时代与《读者》(校园版)相遇。轻舟终过万重山。无论你正经历多大的困难,无论你的生活多么煎熬,总会有一缕清风吹散你的迷茫。于我而言,《读者》(校园版)便是那缕清风。我庆幸自己能够遇见她,我亦会守护她、追逐她,与她一起成长,一起飞翔,翻越一座又一座山,抵达美好的未来!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

上一篇: 停一停,再走
下一篇: 另一种游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