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江河湖海,去看朗月繁星
作者: 何安1
课间活动结束前,我匆忙回到座位上急切地翻动着桌上标注着“32”的公共用书。
不出所料,我在书里发现了一张便笺。
上面是整齐隽秀的字迹,内容都是些琐碎事情。我很认真地看完,珍重地把它放进铅笔盒里。
我拿出一张印着向日葵图案的便笺,正准备提笔写回复时,上课铃响起。
每周五的阅读课是高三少有的能稍微放松神经的时刻。为了方便管理,所有阅读课的图书都被学校编了号,几个班级共用一批课外书,上阅读课前老师就会派人去办公室搬书,然后按照学号发给同学们。所以我和高三年级所有班级里学号尾号是“32”的同学共用着这本书。
我看着便笺上的花朵发呆,思绪飘到高三第一次上阅读课那天。
彼时我刚经历了高三摸底考试,中等偏后的成绩让我看不见前路和希望。我焦虑不安却又无处发泄。
那周的阅读课上,我看着桌上的“32”号书忽感一阵烦躁。我皱着眉头随手将它塞进桌兜。
或许是我动作幅度太大,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一张小小的便笺从书里掉了出来。
一张边缘画着几节竹子的绿色便笺,上面有这么几行小字:
“已经没有人相信我可以了,难道我也要不相信自己吗?不!我要做自己最忠实的鼓励者和最诚恳的拥护者。”
因为太过用力,我的手微微颤抖着,便笺也被我捏得变了形。我长久地盯着那几行字迹,直到眼角湿润。
我小心翼翼地把便笺放进铅笔盒里,又反复斟酌,将另一张写了字的便笺夹进公共用书里。
我想给这位不知名姓的同学一点力量,也给我自己一点力量。于是我绞尽脑汁,最后在便笺上写下: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似乎还不够,我又写了大大的“加油”二字。
在把便笺夹进书里之前,我还在上面画了几节小小的竹子。
从那天起,我和另一个学号尾号是“32”的同学之间有了隐秘的交流。于是对我来说,每周五的阅读课,除了是高三少有的放松时刻,也是我和他借助公共用书进行思想交流的媒介。他喜欢分享一些学习生活里的小事,我偏爱摘抄些喜欢的文字。
我不知道他是哪个班的哪位同学,也不知道其他共用这本书的同学有没有看到我们留在书里的便笺。
我只知道,从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身上我获得了无限的能量。
从看到他的那张便笺开始,我就很努力地调整自己,迈出了在高三这条跑道上坚定的第一步。
2
高三这场马拉松无疑是对我们的综合考验。第一轮复习时,我感到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于是我对照课本从每一科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学起。
没多久,我就尝到了寸步难行的苦涩。很多知识点明明是课本上最基础的内容,可对我来说却还很陌生。我把心底的酸涩咽下,把他夹进书里的第一张便笺拿出来自我激励,然后咬牙坚持。
从高三开学到飘雪的11月,我背了无数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解了无数个数学函数解析式,背了无数篇英语优秀范文,画了无数次物理受力分析运动轨迹,算了无数道生物遗传规律患病概率题,记了无数条化学反应方程式……
终于在第一场雪落下的那天,我告别了第一轮复习。
那天正好是周五,阅读课上我开心地将一张早已经写好的便笺夹进书里。上面是我想要和他分享的一段话——
“真正鞭策我们的从来都不是他人的优秀或成功,往往只是我们到底有多么想要成为那样一个自己。正是那份渴望促使我们变得坚强和勇敢,朝着理想的彼岸出发,坚持直到抵达。”
想象着他阅读这张便笺的场景,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忽然发现,原来分享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仅仅是往书里夹便笺这样的小事,就让我开心了好久。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不久后到来的又一次模考。
我本以为自己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后,成绩会有不小的提升。可真正坐在考场上看到模拟题的那一刻,我才发现了一个让我绝望的事实——我还是不会做题。
我陷入一种尴尬难言的境地,好像课本上所有知识点都学会了,可是面对题目却无从下手。我又一次开始自我怀疑,我花费了那么久的时间进行第一轮复习,真的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这段时间里,我很想求助他人,可我看着埋头复习的同学们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我想过把苦闷的心情诉说给他听,可是提起笔来的那一刻,我还是照旧在便笺上摘抄了励志的文字。
我想,我不能把消极负面的情绪带给同样处于水深火热的高三的他,我要和他一样带给对方积极的力量。
有些难挨的苦闷我注定只能独自消化。可是在高三这条跑道上,再自我怀疑、再迷茫,我都不能停下脚步。
我真的在很努力地自救。但我没有发现任何通途或者捷径,所以我选择了最笨的一种方法——不断做题。
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吧?虽然不确定,但我别无选择。我买了厚厚的习题册,逼迫自己静下心来不断对抗烦躁和焦虑。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我又一次重整旗鼓、调整步伐继续冲刺后,我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星光。
12月底的模考,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我第一次通过分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次正面反馈。我把所有喜悦写进便笺上,然后在下一周的又一个周五,收到了他的回复。
3
我让自己从进步的喜悦中尽快抽离,一刻不敢放松。但很快我发现了又一个横亘在自己前进路上的巨石——过重的得失心。
我害怕自己退步,害怕不能更进一步。
在疲惫不堪的高三,我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滋味。在漆黑静寂的深夜,眼睛困到酸痛的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眠。
可是没有人能帮我,所有情绪都要自我消化。我应该是自己最忠实的鼓励者和诚恳的拥护者。
整个高三马拉松的长跑中,支撑我无数次摔倒又站起来的力量,都来自他的第一张便笺。他让我明白,要义无反顾地做自己的支持者。
其实很多次,我都犹豫着想要问出关于“他是谁”的问题。
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并不想把一切点透。我想让他永远是我阅读课上想象的模样,而不想揭开他的面纱,变成对我来说有些陌生的面孔。我不问,他就一直是我高三路上缘悭一面的伙伴。
五月底倒数第二节阅读课上,我终于在便笺上写下了一直以来想要向他表达的谢意。
整个高三我不断对抗自己的惰性,考验自己的耐力,挑战自己的冲劲,终于坚持到了最后。说来也巧,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天刚好也是周五。我照例翻开书,找到了他留下的便笺,上面是熟悉的字迹:
“去看江河湖海,去看朗月繁星。”
这是他写给我的最后一张便笺上仅有的一句话,也是我收到过的最美好的祝愿。
(李沐摘自《中学生博览·作文帮》2022年第20期,勾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