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为什么通常打在眼睛上
作者: 李雷马赛克(一种图像处理手段)被发明以来,用途十分广泛。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马赛克经常打在什么部位呢?没错,眼睛。
眼睛是面部关键性特征部位

我们的面部有几个结构,分别是额头、眼睛、鼻子、嘴唇和脸。这些结构里,眼睛是最关键的特征部位。因为眼睛本身多变,不仅是瞳孔颜色的差异,还包括眼睛的形状,以及最关键的眼神。就像大家常说的“给你一个眼神自己去体会”一样,眼神可以传递人体诸多的想法,比如喜悦和悲伤,比如指令信息等,所以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大小保持相对恒定

相信你一定对小孩子的大眼睛记忆深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睛似乎越来越小了。其实不然。因为,眼睛是我们人体非常奇特的一个器官,它的大小变化较小。
婴儿的眼球有16~17毫米,成人也不过22.5~23毫米。而且,过了13岁,人的眼睛便基本发育完成,不会再有较大变化。反观我们身体的其他部分,比如身高,从婴儿到成人能增加好几倍。所以,小孩子的眼睛相对于幼小的身体就显得大,相对于成人的身体则显得小。
正是因为眼睛既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信息,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所以,人们在辨别他人的时候,会选择将眼睛作为一个判断标准。而一旦把眼睛遮住,我们便很难认出这个人。这也是马赛克打在眼睛上的原因。
相信看到这里,你基本明白了马赛克会打在眼睛上的原因了吧?
虹膜识别

一定有读者会联想到另外一个内容,就是虹膜识别。在各种影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人们把眼睛靠近一个装置,就可以开启开关或者解锁相关的设备,这就是虹膜识别。
人的眼睛外观由巩膜、虹膜和瞳孔三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巩膜和瞳孔之间的环形区域,约占眼睛总面积的65%。虹膜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特征信息,而且在幼年固定下来后维持终身不变,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终身“身份证”。
正因为如此,虹膜被作为人体生物识别的重要指标之一。比起取样难度高、识别慢的DNA识别,虹膜识别具有快速、准确等诸多优势,成为个体识别的重要手段。
马赛克和虹膜识别有关吗

答案是否定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人闭上了眼睛,我们可以认出他吗?当然可以。但是如果给他的眼部打上了马赛克,那么就难以识别了。由此可见,人类对人脸的识别更多地依赖于眼部的信息,而非眼珠。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识别是指人对于他人的识别,要是换作机器去识别的话,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毕竟,对机器来说,一旦人闭眼,机器就容易“抓瞎”。
(王世全摘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Raven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