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物起名的五种策略

作者: 蔡骏

为人物起名的五种策略0

神话中说,万物伊始,鸟类、兽类、牲畜、植物等都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只有人类才有。从神话学的角度来看,名字是人类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人类不再与鸟兽、牲畜为伍,而是成为大地的主人,万物的标尺。

作家写一本书,创造一则故事,其实与创造天地万物没什么区别。作家用自己的想象力、文笔以及个人独特的审美,创造了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中心,也就是故事的核心,是人。

小说,本质是讲人的故事。

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名字,绝对会给小说增色不少。著名的小说家给自己笔下的人物起名时,也不是随便乱起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的人物名字暗含情节的线索,有的名字是作者的情感寄托,也有的名字与人物性格息息相关。当然,还有一些名字体现出作者的审美与意趣。

对小说作者来说,人物的名字可能是小说里最长的线索,或者说最显著的符号。它们比悬疑、推理、武侠等标签,更能让读者找到你、记住你。

给小说人物起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好像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一样,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出生日期、人物性格、星座和情节的关联度等。一般来说,作者给小说人物起名有下面五种策略。

根据人物性格与特征起名

在我的长篇小说《宛如昨日:生存游戏》之中,我创造了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少女角色。她18岁,发红如血,精通计算机,是一位编程天才。她还学习泰拳等功夫,是一个性格叛逆,看似不为世俗世界所容纳的人。我给这位少女取名“盛夏”。盛夏之时,阳光如火,正如她那头如血一般的红发,热烈得令人无法直视。盛夏是一年之中阳光最充裕的时候,生命力旺盛。小说中的盛夏,18岁,正是一生之中生命力最旺盛之时。女孩炙热如火、疾恶如仇的行事作风,与她的名字相得益彰。

根据谐音起名

中国古代小说家经常利用谐音来给作品中的人物起名。根据谐音而来的名字,与人物行事、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名字或起到讽刺作用,或暗示人物命运。谐音名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是中国第一大奇书《金瓶梅》。在这部由《水浒传》脱胎而来的“言情巨著”中,谐音名随处可见。比如,西门庆的结拜兄弟应伯爵、吴典恩、常峙节等。这里的伯爵,是“白嚼”的谐音,吃白食的意思。吴典恩是“无点恩”的谐音,没有一点儿恩情的意思。常峙节,是“常时借”的谐音,他经常到西门庆家借钱,名字与行为正好相符。所以,如果你正在为小说人物起名苦恼的话,不妨根据人物行为或行事的谐音来起,这样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剧情伏笔起名

小说中人物的名字,是最直接的线索。用名字来暗示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是小说家常用的技巧。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创造了一位豪气干云的大侠——萧峰。萧峰在身份未明之时,叫作乔峰。在中文里,乔有乔装、作假之意。萧峰的前半生,都处于精心策划的迷局中。当他明白真相之后,改姓为萧。萧姓,是当时辽国位高权重之人的姓。不管是“乔”还是“萧”,都与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根据作者的阅读趣味起名

每一位作家,都会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在喜欢的作家作品里,他会汲取写作技巧、经验等养分。所以,作家在自己的小说里起一个符合自己阅读趣味的人物名字,既可以向前辈致敬,也可以让小说与原文产生互文关系,增添阅读趣味。我写的一篇小说,叫作《眼泪石》,里面有位小姑娘叫“珂赛特”。如果你读过维克多·雨果的经典小说《悲惨世界》,那么一定清楚珂赛特是芳汀的女儿。在《眼泪石》里,珂赛特是留守儿童。她在21世纪的上海的一家麻辣烫店里打工,命运与19世纪的珂赛特遥相呼应。还有一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借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萨德侯爵之名。这位萨德侯爵,是历史上最疯狂的浪荡子弟,一生都在纵情声色。所以,小说里的萨德侯爵,在性格的某一点上跟这位历史名人有类似的地方。

根据时代背景起名

每个人的名字,都带着时代特色。根据小说的时代背景来给小说人物起名,会让小说更具有真实感。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小说,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所以,小说里的名字是建国、建军、小军之类的,因为在那群人生活成长的年代,中国正经历风云变革。人名也寄托了时代的思绪和主题,更能和故事背景产生共鸣。

好的小说人名各有韵味,而不好的人名总是出奇地相似,比如,起一些晦涩难懂又没有实际寓意的名字。尤其是一些作者,为刻意彰显自己的文化水平,喜欢用一些生僻的字眼给人物起名。这看起来很酷,其实会无形中增添读者的阅读压力。

人物的名字不要和人物设定有巨大的违和感。看起来主人公的名字像是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和线索,读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这是浪费读者感情。

最后,提醒大家,起名的核心是人物,人物的核心是内容,内容的创作又掌握在作者手里。切忌在读者面前自作聪明,故弄玄虚。踏踏实实创作精彩的内容,人名与内容相辅相成才是最佳的起名策略。

(秋水长天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蔡骏24堂写作课》一书,邱炯图)

上一篇: 言论
下一篇: 如何秒变方文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