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灶糖的启示
作者: 司德珍年少时,我生活在乡下。一立冬,乡下便进入了漫长的农闲时节。大人们不用下地干活儿,大都聚集在村子中央的老槐树下,或眯着眼睛晒太阳,或下盘象棋打发时间。小孩子不上学的时候,也无事可做,我们只好守在自家大人身旁,听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陈年旧事,很是乏味。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都眼巴巴地盼望有人挑着“糖担子”进村卖糖。一小块灶糖,仿佛能绵延出无尽的甜蜜和快乐。
“当当,当当当……”清脆悦耳的铜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打破了乡村的沉寂。卖灶糖的陈爷爷肩上挑着扁担,手里敲着铜锣刚一进村,我们这些小孩子便瞬间活跃起来,一个个像脱缰的小马驹,不顾一切地奔向那熟悉的声音。
我们围在陈爷爷身边,手里紧紧攥着平日里积攒下来的零钱,瞪大眼睛盯着他的竹篓。一大块奶黄的灶糖躺在竹篓里,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藏着整个冬天香甜的秘密。看着叽叽喳喳的孩子们,陈爷爷笑眯眯地接过钱,然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儿灶糖,递到孩子们的掌心里。我们伸出小舌头,轻轻地舔着吃。那一刻,连周遭的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
谁都有囊中羞涩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翻遍所有的衣兜,也没翻到一枚硬币。恰好那天,母亲又不在家。我眼巴巴地望着其他孩子手里捧着的灶糖,心里像是被小猫爪子轻轻挠过,既痒又酸。尤其是当蜜甜的香味扑鼻而来时,我想吃糖的欲望更是不断膨胀。于是,心里开始盘算着一个不太光彩的主意——去“借”一点儿灶糖来尝尝。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陈爷爷的竹篓,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环顾四周,陈爷爷正歪着头跟大人们闲聊,孩子们也各自捧着灶糖吃得津津有味,无人注意到我。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狂跳的心脏。然后,手不由自主地悄悄伸向了竹篓边缘。指尖刚触碰到那冰凉而坚硬的灶糖表面,一股强烈的负罪感便如电流般贯穿全身。我猛地缩回手,仿佛被什么可怕的东西咬了一口,心里有个声音喊道:“不行!这是偷!”但随即,另一个更微弱却诱人的声音又响起:“只是借一点点,下次用攒下的零花钱还回来不就好了?”
就在我内心挣扎之际,一只大手轻轻地搭在了我的肩上。我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只见陈爷爷正笑眯眯地看着我,问:“小家伙,是不是也想吃糖啊?”我忙低下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支支吾吾地回答:“我……我没带钱……”声音小得几乎连自己都听不见。
陈爷爷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从竹篓里切下一块灶糖,一边递给我,一边说:“吃吧,孩子,这块糖算我请你的,但是你得记住,不管什么东西,不经过别人允许,都是不能随便拿的,就算是一块糖也不行。”陈爷爷顿了一下,又语重心长地说,“多少大错误,都是从小毛病开始的啊!”我接下灶糖,脸颊滚烫,谢过陈爷爷后,逃也似的跑开了。
我跑啊跑啊,也不知跑了多久,直到再也跑不动了,才停下来,气喘吁吁地坐在村外的空地上。摊开手掌,那块灶糖早已被手心里冒出的汗浸润得微微发黏,可它依旧如往常一样诱人,却似乎比往常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意味。此时,陈爷爷的话再次在我脑海里回响:“不管什么东西,不经过别人允许,都是不能随便拿的。”我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灶糖,甜意瞬间在唇齿间蔓延,但这份甜蜜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我知道,这不仅仅是灶糖的味道,更是教训的滋味——不问自取即为偷。
从那以后,每当我再遇到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时,我总会想起那个冬日的午后,想起那块特殊的灶糖,以及陈爷爷的教诲。也是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在诱惑面前克制自己的欲望,再也没有让任何一块“糖”成为我心里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