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士们的聚会
作者: 王艺凝
寒假和春节期间,小读者们少不了要和同学、朋友小聚一下吧?聚会的内容,无外乎大家一起吃吃美食、看看电影、玩玩游戏……我国古代的文人也时常聚会,他们的聚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十八学士图卷》,去看看唐代名重四方的十八位学士相聚在一起时都做些什么。
赏画之前,先了解一下“十八学士”的由来。隋末唐初,唐高祖次子李世民战功赫赫,年仅20岁就被封为秦王。李世民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就在长安开设了一间文学馆,召集了多位贤才。以杜如晦为首,包括房玄龄、褚亮、李玄道、薛收、虞世南、颜相时等文学大儒在内共十八人。
他们分为三组,每组六人,每三日轮值一次,与李世民相聚在文学馆,一同讨论经史子集,谈古论今,每有余暇也会写诗下棋,他们就是著名的初唐“十八学士”。
为表尊重,李世民命画师阎立本为他们画像,由褚亮为每一位学士题写赞美之词,这是最早的“十八学士图”。
这十八位学士,几乎是当时唐朝最为博览古今、明达政事、善于文辞的人,他们辅佐李世民打天下、治国家,在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初唐的政治舞台上是极为重要的存在。
他们儒雅博学,又是国之忠臣,自然成为后世文人崇尚的典范,也成了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在后世画家的笔下,十八学士们往往卸下了“政治角色”,以原本的文人士大夫形象示人。
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十八学士图卷》笔法精润,行气如虹。学士们相聚在一个仿若仙境的美丽庭院里,他们面貌端庄,举止悠闲,三五成群地聚在亭台间、竹林旁、池塘边,游逸于琴、棋、书、画之中。
刘松年不仅在人物着装上真实地按唐代特点来描绘,甚至每位学士的神态举止也都极力与历史人物相贴近。
画卷右侧,一位学士姗姗来迟,他身后的随从手捧一个礼盒,大概是他带来的礼物。他兴致盎然,目光看向池塘对面,也将观者的视线从卷首引向左侧。
池塘边,回廊里,一位凭栏而坐的学士正低头欣赏池中一对鸳鸯。此人很可能是传闻中极有文采却与其他学士来往不多的许敬宗。他身后,有三人正在切磋书画。十八学士中,虞世南是初唐书法大家,颜相时出身于书法世家的琅琊颜氏,而褚亮也在书法上颇有研究,此组人物大概描绘的正是他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