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英雄树

作者: 李姝 董士阳

塔山英雄树0

每逢清明时节,前往辽沈战役纪念馆缅怀英烈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站在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走进纪念馆,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开始于1948年9月12日,结束于同年11月2日,历时52天。辽沈战役的胜利,连同淮海、平津战役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铺平了道路。辽宁,因此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一块布满弹痕和烧焦痕迹的大树残片,格外引人注目。这棵树原位于锦州西部的塔山村,曾是一棵枝繁叶茂、高大粗壮的大榆树,需两三人才能合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将军曾多年寻找这棵树,他的传奇故事和见证的辉煌历史,如今在这里仍被人们传颂。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执行辽沈战役作战方针,南下攻取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成功实施了封闭并歼灭国民党军的战略。蒋介石为应对严峻形势,亲自指挥,从华北和山东调集11个师增援锦州。10月9日,锦州外围战爆发,辽沈决战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大军争夺锦州门户——塔山。塔山是通往锦州的必经要道,尽管名为塔山堡,实际上只是个小村庄。张万年参与的塔山阻击战是他经历的最严酷战斗。自10月10日起,国民党军在重炮、舰炮和空军支援下,以三个师兵力对打鱼山至白台山一线阵地发起猛攻。我军在残破攻势中奋勇抵抗。张万年带上两名电话兵、一部野战电话机、一部线车,下山插入白台山东侧谷底的三营队伍,一面布线,一面随三营朝七号阵地运动。大批炮弹呼啸而来,阵地上弹片横飞,火光冲天,炮弹在队伍里爆炸,九连被烟尘和火光吞没。卧倒在一棵大树后的张万年和两名电话兵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到达指定地点,确保了通信畅通。6天6夜的激战,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在塔山未能前进一步,蒋介石支援锦州的计划被彻底粉碎。与此同时,总攻锦州的战役打响,国民党军的战车部队也在迅速集结,塔山阻击战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在国民党军的密集炮火和防线冲击下,双方从上午激战至黄昏,国民党军独立第95师几乎被全线歼灭,其他部队同样伤亡惨重。至此,国民党军对塔山的进攻终被全面瓦解。15日,锦州解放,东北野战军各部共击毙、击伤敌军7000余人,长达6天6夜的塔山阻击战落下帷幕,塔山从此成为一道无法逾越、坚不可摧的铁血阵地。战后,张万年所在的第12师36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的称号。张万年因身先士卒,指挥有方,荣立大功。

七十多年风雨洗礼,张万年老将军心中那棵塔山救命树,已然蜕变成为今日的塔山英雄树,陈列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内,诉说着不朽的传奇。这棵树,铭记着老将军数十年如一日的深情牵挂,更见证了塔山阻击战中无数勇士的浴血奋战。塔山英雄树所承载的,不只是一段难以复制的战场传奇,更是对那些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们的深情致敬。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为残酷的一场阵地防御战,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战例,永远镌刻在战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铭记和学习的光辉典范。它甚至被录入西点军校的教材,不仅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然而,这一切辉煌与悲壮的背后,是无数解放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的丰碑。时光荏苒,英雄的精神却永不褪色,激励着我们为了和平与正义,继续奋勇前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