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风筝上的花朵

作者: 司德珍/文 刚子/图

开在风筝上的花朵0

每次读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童年放风筝的时光,以及那开在风筝上的花朵。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每到草长莺飞的季节,村里的孩子们就相约一起去放风筝。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清贫,谁家也没有闲钱买风筝,况且村里的小卖部也没有这种新奇玩意儿。我们都是自己动手扎风筝。几根细柳枝搭建成骨架,糊上旧报纸,再系上麻线,就是一个粗糙简陋的风筝了。

当时,若谁能拥有一只成品风筝,那一定是全村孩子羡慕的焦点。而我,有幸成了第一个拥有成品风筝的孩子。

那是一只沙燕风筝,父亲城里的朋友送的,装在一个精美的礼盒中,十分精致。它的骨架是上等的竹篾(miè)竹丝,轻盈而坚固,身子是特殊的布料,轻柔且防水,还印有鲜艳的色彩。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街上四处显摆,很快吸引了一群孩子围观。那一刻,小小的我,风光无限。

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中,我的沙燕风筝冲破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像一只真正的燕子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恣意翱翔。正当我玩儿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米心跑到我跟前,小声问:“秋秋,我可以放一下你的风筝吗?”还没等我答话,米心又赶紧保证:“我一定会小心的。”米心是我在村里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踢毽子跳皮筋,也一起去地里割猪草。看看空中的风筝,再看看米心,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风筝线团递给了她。

米心欣喜地接过线团,小手在风筝线上轻轻滑动。风筝在她的掌控下,变换着姿态翻转、飞舞,越飞越高。可好景不长,米心不小心被石块绊倒,摔在了地上,沙燕风筝也跟着失去平衡,跌跌撞撞向下冲去,最终挂在了大槐树上。米心顿时慌了,忙站起身来,用力拽风筝线,试图将风筝拉下来。只听“刺啦”一声,风筝落下来了,但一侧的翅膀被撕出一道口子。

看着残破的风筝,我一边哭一边责怪米心:“都怪你,你赔我的风筝!”米心也哭了,她低着头,不敢看我,只是一遍遍道歉:“对不起,秋秋,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我想办法给你赔个新的……”“赔?你怎么赔?”我依然不依不饶。米心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是不停地抹眼泪,我们的友谊似乎在这一刻走到了尽头。

等母亲闻讯赶来时,我跟米心早已哭成一团。母亲问清原委,并没有责怪谁,而是看了看风筝,又看了看我们,说:“还好,可以修补。”一听可以修补,我跟米心顿时不哭了,赶紧跟在母亲身后往家走。

回到家里,母亲找来花色相近的布片,覆在破洞上,用细密的针脚将破洞缝补得严丝合缝。为了美观,她还特意用彩线在补丁处绣了一圈花边。我捧着风筝看了又看,不禁赞叹:“好美呀,就像开在风筝上的花儿!”米心也凑过头来,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一旁的母亲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丫头,风筝坏了可以修补,感情坏了,就修补不回来了。”

我愣了一下,顿时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忙拉过米心,真诚地向她道歉:“对不起,米心,我不该那样对你,你摔疼了没有?”米心摇摇头,挂着泪珠的小脸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母亲也笑了,欣慰地说:“我家秋秋长大了,懂事了。”我跟米心抱在一起,之前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这盛开的小花,不仅修补了风筝,也修补了我们的情谊。

从那以后,我和米心更加亲密了。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也一起面对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今,已经长大的我们,早已各奔东西,但友谊从没因为距离而疏远,也从没因为时间而冷淡。毕竟,我们都记得那朵开在风筝上的花儿。

上一篇: 银鹿角
下一篇: 国宝微记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