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众妙成一家

作者: 王艺凝

汇集众妙成一家0

《人物图》局部

陈洪绶笔下的人物,往往造型上锐下丰,头大身长、双腿短小,人物夸张、怪诞,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画中的线条和技巧显示出陈洪绶高超的绘画能力,他却刻意用变形来展示一种“拙朴”,让画面显得古老且高雅。陈洪绶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诸暨,因为儿时的乳名叫“莲子”,成年后便自号老莲,人们也常称呼他为陈老莲。陈洪绶自小就显露出超常的绘画天赋。传说他4 岁时,有一天到父亲的好友来斯行家玩耍,见到一面白墙,忍不住想涂画几笔。他支开随行的书童,偷偷爬到桌椅上画了一幅高近两米的关羽像。画像十分逼真,以至于来斯行回家看到时,还以为“神仙显灵”,慌忙跪地磕了几个响头,闹了不小的笑话。

陈洪绶9 岁时,跟着浙派画家蓝瑛学习画画,他们亦师亦友,如忘年之交,经常在一起切磋画技。蓝瑛惊叹他的笔墨如得天授,认为不仅是自己,甚至前人大家如吴道子、赵孟頫,亦会被他超越。果然,没过多久,陈洪绶在绘画方面就小有名气,很多人慕名前来求画。

后来,陈洪绶拜思想名家刘宗周为师。刘宗周强调,人要有独立的人格与行动力。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到陈洪绶的绘画创作,他的画风逐渐开始有了明显的个人风格。

崇祯皇帝特别欣赏陈洪绶的艺术才能,招他进宫临摹历代帝王图像。没想到,这段经历更促成了陈洪绶的绘画技法登峰造极。因为工作的机会,陈洪绶得以饱览皇室藏画,那些前世名家的优秀作品,成了他无声的老师。他反复研究与临习,迅速地吸取众家之长,然后自成一家。

陈洪绶的风格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都算是非常独特的,常常呈现深静、荒诞、陌生、奇幻的感受。他的线条细劲清圆,画工笔花鸟,描绘精细、设色含蓄、格调高古;画水墨写意花卉,亦能酣畅淋漓;画人物时往往形体比例变形夸张,人物性格突出,神态栩栩如生,怪诞又饱含深情,人们评价他的画作“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

陈洪绶爱花、爱茶,没事儿就画画自己的生活,留下了不少明代人饮茶、插花的记录。他还创作了大量花鸟作品,甚至在人物画中,他也常常加入花。无论是读书、品茶、供奉,还是献寿等场景,总有一些鲜花装点着生活,让后人有机会一窥当时人们的风气与品位。

尊师刘宗周招人诋毁,陈洪绶仗义执言,因此被小人构陷,他索性离开京城,回到绍兴,过起了以画为生的文人生活。随着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陈洪绶听闻国变,悲痛哭嚎,几近疯狂。两年后,清兵南下,陈洪绶被捉。为首的将领认出他,请他作画。对于清军,陈洪绶心怀恨意,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肯提笔,险些丢了性命。清军将领求画心切,见威逼不成,便改利诱。陈洪绶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命人伺候笔墨。清军以为降服了他,便放松了警惕,陈洪绶找准机会,卷起画作连夜逃走。为了逃避追捕,他躲进深山,剃发为僧,从此与诗画形影不离,直至五十五岁离世。

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世继承。他的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等传世版刻,至今仍是一些美术院校国画专业必须临习的范本。我们熟知的徐悲鸿、齐白石、谢稚柳等现代艺术大师也都受到他的影响,连鲁迅先生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对他极为推崇,认为“老莲的画,一代绝作”。陈洪绶的画作朴质有力、夸张传神,无论人物、花鸟还是山水,皆突破前人成规,自创独特风格,堪称一代宗师。

上一篇: 杂草的梦想
下一篇: 丹东凤凰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