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爱的种子
作者: 常英
处处留心,时时教育,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是孩子们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闪光的东西!
多肉小花
提到我们班里的多肉小花,那得从前年新学期伊始说起。有一天,思晗拿来一个小罐子,里面有一颗翠绿翠绿的“小精灵”,可爱极了!我和孩子们都很喜欢,并且精心地养着这个宝贝。怎知国庆节假期回来,“绿精灵”的小豆粒掉了半个窗台,我不舍得扔掉,就把它们埋在大花盆的边缘。学期末的时候,那些小豆粒竟然都还活着,而且个个挺着小脑袋。孩子们围着花盆惊呼、议论,小手指着,这个那个地看。我突发奇想:何不把多肉小苗作为奖品激励孩子们进步呢?果然,这个想法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每周五班级就会评选出十名(或者更多,视幼苗数量而定)遵守纪律、学习进步、字迹工整、热心助人的学生奖励多肉小苗。孩子们像捧着宝贝一样,将小苗带回家,小心翼翼地养护。疫情期间居家,我在班上举行“每天进步一点点,和多肉一起成长”的线上活动,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拍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进步,比一比谁的多肉长得茂盛。就这样,那段难忘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意义了。多肉小花成了我们班的代言绿植,孩子们也学到了多肉植物坚强不屈、逆境重生的好品格。
温暖的瓶子
新学期里,每当走过六年二班的教室,就会看到班级窗台上的空矿泉水瓶子不知不觉地多了起来,数一数已经有十二个了。它们个个形状端正、材质硬挺,都是孩子们选出来的“精品”。瓶子最开始出现在班级里,是因为孩子们小的时候,偶尔会肚子疼,我就在干净的空瓶子里装点儿热水,再包上一条毛巾,放到衣服的外面热敷,这样能“治疗”因受寒而导致的肚子疼。这几年孩子们大了,肚子疼的时候也少了,不过每年开学初,我们仍然会准备一些瓶子,一来可以浇灌班里的多肉小苗,二来瓶子好像变成了有意义的物件,看到它们,就觉得温暖……
校园广播的小主人
“传播校内外新闻,抒发学子心声,丰富课余生活。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之声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每天清晨七点四十分,学校的上空就会响起熟悉的音乐和主持人清脆悦耳的声音。
今年是我带这一届学生进行广播的第四个年头,孩子们长大了,没有起初广播时的紧张,反而多了几分成熟和自信。尽管如此,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是我的一贯作风。我要求小记者寻找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并且独自撰写稿件,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的好习惯,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播前训练更是细致到每一个读音、每一个断句的指导。室外车棚、操场一角都能看到孩子们大声朗读训练的身影。四年时间,我想让孩子们做校园广播的小主人了,我故意问:“我不跟着你们,自己播能行吗?”“行!”异口同声的回答里装着满满的自信。
六年时光飞逝,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孩子们从当初的懵懂无知成长到如今的知事明理,我用爱滋润了美好的年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作者系鞍山市台安县会山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