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知多少
1.儿童为什么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预防新冠肺炎亦是如此。儿童群体尚处于生长发育中,各项免疫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抵御疾病的能力弱,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保护,起到预防感染、有效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或死亡的风险。
2.多大年龄可以开始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已满3周岁的儿童,就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了。
3.可接种的新冠疫苗有哪些?
我们要知道,让人体免疫系统认识病毒,产生特异性免疫,才可以清除它。但对于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来说,免疫系统只有接触到病毒之后,才会认识它。
灭活疫苗是在获得病毒之后,用高温或是化学试剂使其失去活性,只保留外部特征,之后再接种给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无活性病毒的特征,以后再遇到相同的活病毒时,就会激活特异性免疫,对病毒进行清除。
减毒活疫苗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对“野”病毒或细菌减毒而制备,它保留了病毒(或细菌)复制(或生长)和引起免疫的能力,但不致病。所以这种减毒疫苗,实际上是活病毒,只是毒力较小,只引起免疫反应而不会致病。
根据国家要求,目前为3—11岁儿童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厂家为北京生物、武汉生物和北京科兴)。
4.接种一针后为什么还要接种第二针?间隔时间有什么要求?间隔时间太久会有什么影响吗?
对于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后,仅能起到动员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但抗体水平低,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非常短。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来说一般认为是21天,所以推荐第一针剂与第二针剂间隔21—56天。
和其他疫苗一样,新冠病毒疫苗后续剂次没能按时接种,迟种并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但由于只接种1剂的抗体水平低,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相应剂次即可。第1剂不会白打,不存在前功尽弃的情况。
5.接种第二针要选择和第一针相同的医药公司生产的疫苗吗?
灭活新冠疫苗两针的成分和剂量没有差别,第一针和第二针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不会影响效果甚至造成安全隐患。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或到外地生活、学习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6.儿童有哪些情况不宜接种?
⑴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⑵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⑶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⑷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⑸说明书所列其他禁忌事项。
所以,如果接种前几天或当天有发热、咳嗽、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暂缓接种,等症状基本消失后再预约接种。
7.疫苗接种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⑴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⑵携带好家长和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门诊;
⑶儿童避免空腹、劳累,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去接种;
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当天需穿宽松方便穿脱的衣服接种;
⑸接种前需要佩戴好口罩前往,要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⑹应当充分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了解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应如实告知接种医生。
8.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⑴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情况才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回家后家长也应注意观察儿童状况,孩子如果出现不良健康状况,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
⑵接种后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一周内要注意孩子清淡饮食,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源,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⑶暂时不能与其他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9.接种新冠疫苗后就不会被感染吗?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100%,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感染新冠病毒,但并非一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一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遗传因素,尤其是免疫系统状况、是否使用免疫相关药物等,都会影响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效果。接种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即使感染新冠病毒,症状也会轻微,并迅速恢复。
所以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日常出行仍然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保持空气流通,常开窗通风,拒绝扎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