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骗子”
作者: 兔儿果
今天的动物法庭有些热闹,负鼠妈妈背着小宝宝们来了,和它一起成为“被告”的还有几位,均被控诉行骗。可是法官大人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这样说道:“还是情有可原的嘛,被告们当庭释放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赶快来看看吧!
这个“骗子”会变色
树栖爬行类动物变色龙很善变,它们常常因为环境、温度、心情等因素的变化而变色。有一种说法认为,变色龙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不同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变色。对变色龙来说,穿上不同的“新衣服”,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起到了很好的隐藏作用,实在一举两得——骗过天敌可以保护自己,骗过猎物就填饱肚子啦!
这俩“骗子”玩伪装
擅长伪装的正是下图中的两位。乍看图一,还以为是上下两片枯叶吧?其实上面的是一只枯叶蝶。当处在飞行状态时,它们和其他蝴蝶没什么两样,待停下来将翅膀并拢,把身体隐于中间时,能以假乱真的枯叶就出现了!如果不巧被风吹落,枯叶蝶也不慌,自然地飘落,然后埋藏在落叶中,眼力再好的天敌也很难发现吧?
图二里看起来很像小树棍儿的这位名叫竹节虫,是一种头部几乎与身体等宽、体长6—24厘米、堪称昆虫界“巨人”的动物。从名字就猜得到,竹节虫玩儿起伪装来,触角和前足叠在一起伸向前方,活像一节枯枝或枯竹,任谁都不好分辨。要是突然因为树枝晃动而坠落,竹节虫还有绝招儿——收拢胸足,躺在原地一动不动装死,看准时机再悄悄溜走喽。
这些“骗子”使计谋
负鼠这种比较原始的有袋类动物在遇到天敌时,会立即躺倒,上演就地死亡——紧闭眼睛、张开嘴巴、伸出舌头,把肚皮鼓得老大,身体不停地剧烈抖动,呼吸和心跳中止。如果这些还没完全迷惑捕食者,那就从肛门旁边的臭腺排出一种恶臭的黄色液体,令大都喜欢吃鲜肉的捕食者确认其已经死亡。待捕食者离去,危险彻底解除,负鼠就会爬起来溜掉。
爱吃蚂蚁的穿山甲在捕食时也会设下小圈套呢。找到蚂蚁窝后,穿山甲会躺在附近的地上,然后张开鳞片、露出肚皮、一动不动,宛若“死去”。因为露出肚皮,被太阳晒过的皮肉会发出强烈的异味,这引得蚂蚁纷纷出来,爬到其身上。这个时候,穿山甲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待时机差不多了,它会收紧全身肌肉,合拢全部鳞片——一顿美味的蚂蚁大餐,搞定!
苍鹭在捕食时不仅很有耐心,还擅长利用小道具,比如羽毛。当你看它衔着羽毛在溪水边走来走去,那就是在等小鱼呢。一旦发现小鱼的身影,苍鹭会故意把羽毛掉在水面上,让小鱼误以为那是饵料。待小鱼上当,游近羽毛时,苍鹭就伸长颈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水面、吃掉小鱼,动作干脆又利落。
在人类社会,恶意欺骗当然是不好的行为;但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欺骗”是了不起的手段、技能,是适者生存的写照,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进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