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甜好甜的故事

作者: 诺亚

“我要买一本书,麻辣口味为主,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加一点儿芥末。”我对店员说。

店员立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兴奋地递给我,“那我极力向您推荐这套《福尔摩斯探案集》,麻辣口味,重庆火锅四级,外加一勺芥末,惊悚又刺激。”

“不了,这本是经典,我小学时就读过了。有没有最近新出的?”

“有的!这本《福尔摩斯再探案集》,还有《Z的悲剧》《南方快车案》《还是无人生还》,都不错。”

我盯着这些看上去很可疑的书名发呆,不知道究竟该买哪一本。站在我旁边的几个年轻顾客插到了前面,向店员询问五花八门的口味。

在这个图书出版行业当道的时代,所有书都是有味道的,这全都得归功于三十年前出版社联合会的一项壮举——阅读味觉系统的研发。

那个时候,图书出版几乎被逼到了绝境,没人愿意看书,经典图书即便作为废纸也卖不了多少钱。比起沉闷的文字,人们更愿意花时间去看电视剧、电影,或者更加言简意赅的短视频,在那个年代,读书是傻子和不缺钱的人才干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都被“阅读味觉系统”改变了。感觉到危机的出版社联合起来,投入了无数资金,终于研发出了可以将文字内容与味觉联系起来的阅读器,并且规定这种技术只能用于图书行业。从那一天开始,书本再次回到了人们的手里,渐渐取代电视和手机,而我们的文学也再次回到了它的黄金时代。

“您决定好买哪一本了吗?”店员耐心地问我。

我回过神,拿起几本书递给他,“就这些吧,打包,最上面那本不用,我要边走边吃。”

“好的,五本打包,一本现吃,一共是320元钱。”他把精美的包装袋递给我,“您买的是旧版书,味道更醇厚,所以价格也相对贵一点儿。”

“没事,它们值得。”我付了钱,高高兴兴拎着袋子往家走。

最上面这一本是我打算坐公交车的时候现吃的,书名是《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以灰色为主的封面上写着几排小字:

咖啡四杯

生柿子三只

莲子一颗

马卡龙半枚

这就是这本书的整体味道含量,就跟牛奶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表一样。在每本书封面都会有这样的说明,以方便书店推荐和读者选购。

通常来说,味道大致分为酸、甜、苦、辣四种,但在这四种之外还有更加精细的分类,比如麻辣、酸辣、甜辣、醇香、酸涩……那些表现人生痛苦的内容通常为苦味,表达快乐、幸福、浪漫的内容是甜味,表达求之不得、羡慕嫉妒的内容为酸味,而充满紧张刺激的内容为辣味。相对的,每种味道都有自己的单位和等级,最高为五级。比如说辣的单位是“朝天椒”,那么,内容最刺激、最劲爆的小说就是“五颗朝天椒”。苦味的单位是“莲子”,酸味的单位是“柠檬”,而甜味的单位则是“马卡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单位,什么“重庆火锅”啦、“菠萝饭”啦、“咖啡”啦、“芥末”啦……

这本《城南旧事》封面上写的“莲子”表示的是苦味,“马卡龙”指的是甜味,而“咖啡”是醇香,“生柿子”则是一种淡淡的苦涩。我走上公交车,上面全都是拿着书阅读的人,有的人在笑,有的人在哭,还有的人沉默不语。我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将阅读器戴在头上,打开通感开关,然后静静地翻书,在心中默读小说的第一段。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

与此同时,阅读器的功效开始发挥,随着我翻书的节奏,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气钻进我的鼻子里,浓郁醇厚的味道从我的舌头上渗透出来,我不自觉咽了咽唾沫,好像真的喝了一大口咖啡。就在我看到嘴里微微泛出莲子的苦味的时候,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马卡龙老师,事出突然,希望您能赶紧来出版社一趟,我们要开一个年度选题会。”打电话的人是我的责任编辑。

忘了说了,我是一个作家,“马卡龙”是我的笔名,因为擅长写甜美可爱的故事,所以取了这样一个甜蜜的名字。

我答应了编辑的邀请,立即转车赶往出版社。半个小时后,我来到了出版社十二楼的大会议室。当我推开门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二十多个人。除了社长、编辑和营销人员之外,剩下的十来个人我都没见过。

“既然人已经到齐了,会议就开始吧。”社长开门见山地说,“在座的都是我们出版社的签约作家,而且都擅长写甜美可爱的故事。今天请你们来不为别的,正是为了明年最大的选题——好甜好甜的故事。”

“好甜好甜的故事?”我感到疑惑,“要有多甜?”

他朝我张开右手,“五枚马卡龙。”

“天哪!”所有作者一齐发出惊呼,“五枚马卡龙?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我也知道这很难。”社长叹了口气,“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次公开的投票,目的是了解读者最想看到的内容,在那次投票里,以十五万票高居榜首的就是我们今天的选题——好甜好甜的故事。既然读者向我们提出了要求,那我们就必须满足他们。”

“这不科学。”我朝他摇头,“您应该知道,在我们的文学史上,但凡能说出名字的经典,没有哪一部可以达到五枚马卡龙,就连《白雪公主》都不可以。”

其他作者纷纷赞同我的观点。“我也这么想。”一个戴黑色眼镜的人点头,“我们都知道,哪怕是目前甜度最高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都只有四颗半马卡龙,还有什么能够超越它?”

社长立即安抚我们的情绪,“我知道这很难办,但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不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吗?即便最后没有达到五枚马卡龙,但它也一定会是一个很甜很甜的故事。”

大家默认了这个观点,纷纷打开手里的选题表,筛选适合的作品进行讨论。

“根据往年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甜度偏高的作品基本都涉及到王子和公主的题材。”营销人员说,“当然,还有王子和灰姑娘。”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题材,王子都是必须有的角色?”

“是的。”营销人员点头,“我们通常说的‘霸道总裁’也算王子题材。”

“明白了。”我在笔记本上写下“王子”两个字,“我们假定‘王子’是男主角,那么就必须有女主角对吗?现在我们得思考,什么样的女主角才能达到五枚马卡龙的甜度。我认为‘灰姑娘’一样的女主角是不行的,因为按照套路来说,她一定会遇到重重阻碍,最后的最后才能和王子在一起。这不够甜。”

“没错。”一位女作者点头,“如果女主角和男主角的身份、地位悬殊较大,那么首先男主角的妈妈就会给她出难题,接着可能是男主角的兄弟姐妹,然后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情敌。她会有着处处被刁难的人生,但还是像打不死的小强那样,坚强勇敢地闯过难关。虽然老套,但很多读者就是喜欢看这样的过程。”

“不过你们的要求是五枚马卡龙,这样的故事里最多的并不是甜味,首先是苦味,其次可能是酸味,适当的时候甚至有些辣味,最后才是苦尽甘来。”我说。

“对,这不够甜。”一位编辑点头,“把‘灰姑娘’的主角设定去掉,我们需要一位从出生起就是公主的女主角,这样她和王子之间的阻碍就会变少。”

“去掉灰姑娘。那王子和公主是怎么相遇的呢?这必须得浪漫。”我用商量的语气问。

“根据调查显示,必须偶遇。”营销人员说,“要么是王子救了公主,要么是公主救了王子。”

“这也不行。”我摇头,“不管谁救了谁,这中间必须有一个人遇到危险,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救’,不是吗?可只要涉及到危险,那就带上了辣味,哪怕只是微辣。”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陷入了沉思。

“不能英雄救美,那就浪漫一点。”一位作者说,“比如说,在满天繁星下忽然相遇。”

“这是个好主意。”我立即赞同,“那接下来的故事怎么发展呢?不能有阻碍,所以不能有反派,每个人都单纯善良,生活也非常美好。那故事从哪儿来呢?”

“就写他们甜蜜温馨的美好生活。”社长拍了板。接下来,所有作者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首先,我们得构思他们的生活。”

“他们的早晨是从一杯卡布奇诺开始的,这就很甜。”

“早晨会有小鸟在女主角的手掌上歌唱,这也很甜。”

“每天早上,王子会来到女主角家的窗户外面等她起床。”

“这太甜了!然后他们会相约去吃早餐,路上会碰到他们的亲朋好友,大家都祝福他们。”

“这一定很甜!接下来就到了中午,他们会一起吃午饭,聊一聊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然后幸福地微笑。”

“晚上他们会一起去看星星,或者去大海边听海浪的声音。”

“太甜了,快给我一杯水,我说不下去了。”

……

讨论进行了整整一天,终于拟定了计划,接下来,这部作品交由我进行创作。我把所有人的意见都记录下来,开始一条一条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且将最甜的内容全部写进了书里。

两个月后,我把初稿交给了编辑,经过检测,里面仍然有一些不含糖的情节,比如说女主角摔倒扭伤了脚,比如说男主角的东西被人偷走引发了误会,再比如说女主角参加唱歌比赛的时候,话筒突然没有了声音。

“还有时间,我们可以继续修改,直到只能检测出马卡龙为止。”编辑鼓励我。

“好的,我们一定会完成这个好甜好甜的故事。”

我把初稿拿回去继续修改,把女主角摔倒后扭伤脚改成了“女主角摔倒后顺势劈了个叉,毫发无伤”;把男主角东西被偷改成了“男主角把东西送给小偷,从而打动了他”;把女主角参加唱歌比赛,话筒没有声音改成了“话筒不仅有声音,甚至还自带环绕立体声”。

又过了三个月,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这部书稿终于以五枚马卡龙的检测结果通过了审核。书的名字定为《好甜好甜的故事》,第一版印数为五万册。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好甜好甜的故事》新书发布会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出版社邀请了二十多家媒体和接近两百位读者共同参加发布会。我们首先发表了官方声明,然后是媒体提问,接着就来到了重头戏——新书试读环节。所有记者和读者集体戴上阅读器,开始默读。

现场非常安静,偶尔有闪光灯照在我的脸上。我仔细盯着每个人的脸,以确定他们的表情。

一位读者露出老父亲一般欣慰的笑容,另一位读者笑出了声,还有一位读者吧嗒吧嗒嘴,一副甜得有点黏牙的表情。

“有水吗?”一位记者问。

“我也要水,这太甜了。”另一位记者笑得合不拢嘴。

很快,一箱水就发完了,工作人员又拎了好几箱过来,但没过多久又全部分发完毕。

终于,十五分钟的试读时间结束,我们找了一位读者讲述自己的感受。

坐在第三排的男人站起来,激动地说:“马卡龙老师您好!我是一名甜点师,在法国学了五年的甜点制作,我做得最好的甜点就是马卡龙,但我可以肯定,我做的所有马卡龙加起来都没有这本书甜,它真是,它真是……太甜了!我想请问您……”

砰!

话没说完,他就这样倒了下去。现场顿时乱成一团,后台的医护人员立马赶来,给他仔仔细细做了全套检查。

“他被甜晕过去了。”医生宣布了诊断结果。

新书发布会就这样落幕了,当天下午,“《好甜好甜的故事》甜晕甜点师”就上了热搜。紧接着,新书的销量一发不可收,短短三天时间,五万册销售一空。我们决定加印十万册,竟在一周内销售完毕。

《好甜好甜的故事》在千篇一律的图书里一骑绝尘,获得了爆炸性的话题度和销量。连续三个月,它都稳居图书排行榜榜首,几乎人人都知道有这样一本书。我从没想过它能获得这样巨大的成功,甚至感到有点儿不真实。

三个月后,图书的销量开始下降,紧接着,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疑似糖尿病的患者。他们总是上厕所,浑身疲惫无力,而且日渐消瘦。每个人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像电视剧里的男主角那样,虚弱地喊着:“水、水……”可无论怎么检查,他们身体里的胰岛素分泌都没有任何问题,唯一的共性是,他们都看过《好甜好甜的故事》。

上一篇: 春天是篇散文
下一篇: 布谷鸟在歌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