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三张王牌走四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称成信大。也许你没听说过它,不知道它的背景和实力,但只要看了学校的历史,就知道它手握三张王牌,在气象、军队、统计和电子信息这四个行业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存在。

1951年,为适应新中国空军对气象人才的需求,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在成都创建。

1956年,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改制为成都气象学校,着力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培养气象预报和大气探测人才。

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成为我国两所主要培养气象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提出了学校“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气电结合,以电为主(气象与电子信息结合、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办学定位。

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为适应四川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需要,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01年,学校整体合并原隶属国家统计局,被称为“统计工作者的摇篮”的四川统计学校。

2004年,学校成为第二炮兵部队全国第一所签约培养国防生的地方普通高校。

2010年,学校成为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学校。

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3年,学校成为国家统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学校。

我们再来看看学校的成就:

成信大研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部件被国内70%以上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采用;

学校参与从“歼7”到“歼10”的航空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研究,是“为歼10工程做出重要贡献”高校之一,也为四川省军工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学校研发的多型号“翼龙”无人机地面控制软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2020年,我国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学校97级气象系天气动力专业校友石磊担任珠峰冲顶测量气象保障服务队队长,93级电子系通信工程专业校友次旦桑珠负责珠峰冲顶测量气象探测保障工作;

在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总决赛中,经过激烈角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杜思颖组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

……

这是一个诞生、成长和发展于中国气象事业,在信息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开拓开放,通达天下,“上能知乾坤晓万千气象,下能懂信息造世纪电子”,实力杠杠却相当低调内敛的院校。

这样的好大学,你可千万别错过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