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智与情感的碰撞

作者: 鹿镇

提起法学,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个“越学越秃”的专业,还是那个“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的段子?对于“法律人”的印象,你是会停留在《逆转裁判》中的法庭激战、《LEGAL HIGH》中舌战群儒的古美门研介,还是会想起英剧中戴着假发套滑稽又严肃的法官?成为一名法学生,到底是会被淹没在卷帙浩繁的法典中“慢慢脱发”,还是会成为法庭上的中心人物呢?

虽然法学和我想的不一样,但我仍然很喜欢

由于小时候曾经守着电视机收看《今日说法》《天网》《法律讲堂》《庭审现场》等与法律相关的电视节目,因此我从小就认为侦查、审判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在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第一时间选择了法学作为第一专业,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法学院学习。

刚开始学习法学的时候,老师所教的内容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一开始,我以为老师会像电视里播的那样从案件出发,一条一条地解释法律条文。但是,我的法学学习是从理论开始的。后来我才了解到,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分析,只是法学的很小一部分。

法理学是我觉得最有趣的课程。在第一节导论课上,老师介绍了著名的“电车难题”和“洞穴奇案”,引导我们展开关于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和各种法学流派的探讨。在课上,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我们闻所未闻的法学大师以及著作,引经据典地为我们拓展思路。其间不乏各种有趣的案例,如田纳西河小鱼案、凤翔改改案等。在讲法律技术方法的时候,老师还播放了《名侦探柯南》中的一段内容,让我们分析其中的证据是否够“铁”,是否足以支持柯南的推理。在法理学的课堂上,我们有时开怀大笑,有时深入思考,有时相互交流意见,气氛活跃,大家都受用不小。

法学还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比如在网上大火的罗翔老师,用各种有趣和发人深省的案例来阐述刑法学的内涵,让法律这个不近人情的“小老头”变得可爱起来。这是因为法律跟生活关系很大,它就是用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的。法学课程中的许多案例,以及司法考试的题,都有社会真实案件的影子。有些网络上热议的案件,在学了法学之后再去看,会有更多新颖的观点和想法。法律永远是要从现实出发的,只要我们抱着热爱生活的想法去学习它,就会发现其中的有意思之处。

法学有哪些必须要学的课程?

后来,我开始慢慢认识到,法学是一门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理论学科。从古代到当下,法律问题一直在被各类法学家解决和总结,由此形成了众多法律流派。每一个法律流派都有自己的见解,且基本上都具有各自的道理,能让人信服。经过众多法学家的推敲论证,现行法律体系才得以去糟取精地建立起来。因此,学习法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建立严谨的思维。

单就大一而言,我们学习的专业必修课就有民法学、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这些课程都是学习法学的基础课程,尤其是民法学和法理学。民法学是非常古老的法学种类,许多法律关系最初都是民法学里的。而法理学是法学中最抽象的理论,探讨的是法律和人类追求之间的关系。这两门基础课是学习其他部门法的前提。之后的几个学期,我们还会接触到诉讼法、税法、行政法等一系列课程,从而构建起法学的整体框架。

学法难,难在了哪儿?

首先,论文是很难过的一关。身为大一新生,当写作论文时,面对一个宽泛的主题,我们所能拥有的新颖深邃的思想极为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参考前人的著作,而我们的期中考试周,所有的科目都是写论文。我为了能够完成论文,几乎搜遍了图书馆中关于法律的每一个书架,翻阅了几乎所有可能和我的写作主题有关的著作。在确定好大致方向后,我们还得考虑论文的查重率以及引文的论证力度。所以,在期中考试周,我和舍友就会在宿舍昏天黑地地写论文。总而言之,写论文是一项苦差事。

其次就是期末考试这一关。法学生的期末,很好地验证了那一句话:“大学生的前十几周,就像是温水泡脚,然后在期末考试周,把洗脚水喝掉。”法学生所要背诵的内容,绝对不少。单就我们学习的宪法学来说,第一题的宪法填空,就需要我们将宪法的全文进行背诵(当然不可能全部背下来,但是一些关键的用词还是要了然于心的)。此外,教科书上的一些重点内容也是需要记下来的,因为会有名词解释题和论述题等考查概念理解和基本功的题目。总体算下来,我们期末要背的内容也有小半本书了。

最后,还有一个困难,那就是怎样使用法条去套具体的案子,也就是法律知识的应用(在大一的时候可能暂时不会遇到)。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这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无论你是当律师、法官,还是当检察官,都需要有很强的法律应用能力。理论结合实际,永远都是最关键和最困难的。我们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判决,如里格斯诉帕尔默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等,观察这些有名的法官如何炉火纯青地将法条和法律原则运用到实际案件的判决中去。我们感叹着他们的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抽出精髓,也就是“法律人”所应具备的思维——这个过程就是从法学生到“法律人”的成长过程。

法学专业有哪些特色活动?

活动有很多,有一些是由法学院的社团组织的,有一些是由法学院或学校组织的。

我目前参加过法院的旁听活动,即去区里的法院旁听一起民事案件的审理。现实中的法庭审理,和电视中的也是不一样的。我旁听的是一起借贷纠纷案件,结果被告人未出庭,原告只委托了律师到场,整个法庭显得空空荡荡。不过法官还是尽职尽责地按照程序完成了审判,同时也保持着法官的威严。这是我第一次进入法院旁听案件的审理,法律的尊严,顿时变得有形且可感,短短几十分钟的庭审,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以后的去向

法学可以说是一个“万金油”专业,因此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当律师,也可以选择考取公务员成为法官、检察官、警察等,还可以进入公司当法务,就业面还是比较广阔的。虽然说竞争会十分激烈,但是总能有立足之地,这就是法学的就业优势。

当然,仅仅本科毕业,所学知识也许还不够,因此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来,研究生所学的法学知识更加深入,更能够适应职业的要求。二来,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进行法学的研究,或者选择成为助教乃至教授。我个人认为,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值得去考。

法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出国,难度可能比其他专业要大一些,因为许多国家采用的法律体系和我国的有很大不同,在我国学习的法律无法原样移植到国外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学校设有全英班,可以为有出国需要的同学提供铺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法学是一门理智和情感碰撞的学科,既要有实证主义精神,也要有自然法精神。“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希望这句话成为每个想成为“法律人”的同学的格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