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的名字是BNBU

说BNBU你可能觉得陌生,但是说UIC是不是觉得熟悉多了。2025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更名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也从“UIC”改成了“BNBU”。

BNBU同时分别代表:Beacon(中国式博雅教育的引领者),Nexus(联结教学、研究、创新的核心枢纽),Bridge(融汇中西,搭建跨学科、跨文化的桥梁),Universality(培育具备专业素养和探索精神的国际化人才)。

博雅教育与传统大学教育有什么不一样?

“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在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博雅教育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

北师港浸大是中国内地首家博雅型大学,参照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博雅教育传统,同时根据内地的社会情况和内地学生的特点做出了调整和完善,通过小班教学、师生关怀、灵活教学等方式来实现。学生的专业课大约只占一半,其他课程都是非专业或专业外延的课程,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学习什么才可以成为一个“通才”?

全人教育是北师港浸大创新博雅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灵魂,除了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还关注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审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精神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发展。北师港浸大全人教育共有6个学习模块:

1.情绪智能。课程设置包括体验式学习的工作坊、技能练习、小组项目和课后实践等,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心态、价值观、同理心、正念、抗逆力和幸福感。

2.体育。学校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提供体育课程。授课老师除了在课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各项运动的基本技能,还鼓励学生在课程外将运动与生活融为一体,达到健身、娱乐、养生的效果。

3.艺术体验。学校将美术绘画、陶艺、古法造纸、插画、漆艺、木艺、雅乐、古琴、舞蹈、影视等16个不同的模块纳入课程体系。授课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沉浸式的美育环境。

4.义工服务。课程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志愿服务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有责任心的公民。在课程中,学生可以到企业、社会福利机构,甚至是国外的机构进行服务实践。

5.环境意识。课程通过参与式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在参与环境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生态的调研、国内外的环境考察等各种丰富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也增加了他们的实践经验。

6.逆境管理。主要针对大四学生。在3天2夜的户外极限挑战营中,学生以团队形式体验丛林穿越、溯溪、溪降、荒野求生等挑战个人和团队的极限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逆境求存能力、决策意识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国际化的校园里,“高逼格”与“接地气”并存

● 高桌晚宴

高桌晚宴起源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举办的学院正式晚宴,其形式由传者服务的3道西餐正餐,辅以佐餐饮品及餐后咖啡组成。高桌晚宴包括演讲、用餐、祝酒等环节,并遵循严格的程序规则,演讲嘉宾有各界鸿儒名士。除了需要正装出席,高桌晚宴对学生的餐桌礼仪也有较高的要求。北师港浸大推行的高桌晚宴既延续了西方传统学院晚宴的特点,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苑舍生活

北师港浸大的学生宿舍社区设立了12个苑舍,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学习机会。在苑舍生活中,学生可以结识跨专业、跨年级的朋友,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和合作,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升理解世界的感知力,拓宽视野。

在新生到来时,各苑舍会面向大一新生举办苑舍日论坛,邀请校长或学院老师一起参加,畅谈生活和学习。苑舍平时也会有知识讲座、DIY手工、福利派送、音乐会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如何才能进入北师港浸大?

北师港浸大虽然是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的高校,但是录取方式与普通高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全国(除广东省外)考生的入学要求为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本科一、二批次合并的省(区、市)须达到当地本科线]。对于高考英语单科满分值为150分的省(区、市),考生报考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时,英语单科成绩应不低于100分;报考其他普通类专业时,不设置英语单科最低成绩要求。北师港浸大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在本科批次普通类、提前批综合评价招收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并在本科批次艺体类招收艺术类考生。学生毕业后,将获得北师港浸大的本科毕业证书、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北师港浸大所有本科专业均实施英文教学,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能力以适应学校的国际化教学环境。

收藏!打卡BNBU的10件小事

1.到环境优雅、资源丰富、设施齐全的LRC(学习资源中心)沉浸式学习。

2.和老师一对一练英语。学校的英语口语与写作辅导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3.正装出席一场高桌晚宴。学生与各界鸿儒名士交流思想、共进晚餐,进一步了解世界、关注国情、促进自我发展。

4.在全人课程中多元成长。千年古音琴声悠扬,传统技艺在指尖绽放,学生在丰富的全人课程中感受艺术、人文与创造力。

5.过一个充实的阅读周。或是高效学习、查漏补缺,或是调节身心、缓和放松,或是开启探索、丰富见闻,学生在不设教学安排的阅读周里“充电成长”。

6.修读暑期课程。学生可以体验多样课程,充实珍贵假期;参观世界名校,领略海外课堂。丰富有趣的暑期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7.来一场枕头大战。学生在中和广场上挥舞枕头、放声大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拥抱期末周。

8.在公共空间施展厨艺。学生可以在苑舍公共空间做美食犒劳自己、释放压力;或是品尝小伙伴用心制作的食物,体验天南地北的口味碰撞。

9.参加一场苑舍活动。包饺子、煮汤圆、看电影、做手工……温暖、包容的苑舍是每位学生如家一般的生活社区。

10.参加两场毕业典礼。学生穿上毕业袍,在北师港浸大和香港浸会大学的两场毕业典礼上为充实的大学时光画上完美的句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