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大餐
作者: 梨吧啦小时候,我跟着外公外婆一起在乡下生活。老人家口味清淡,不愿意吃太多荤腥,但是招架不住我嘴馋又爱闹腾,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就会起个大早,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无论是酱香浓郁的卤鸭舌、软糯入味的炖猪蹄,还是新鲜的基围虾,都能让我欢天喜地。
去镇上买了食材,拎着大包小包走在返程的路上,外婆牵着小小的我笑眯眯地说:“走喽,回家吃大餐去喽!”
上初中之后,我跟着爸妈到了城市里。窗明几净的高档餐厅里,我头一回品尝到汉堡、炸鸡,认识了日本寿司、韩国烤肉,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多的新奇美味。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品,我垂涎欲滴地想:外婆家的美食顶多算开胃小菜,眼前这些才是真正的大餐呢!
于是,当妈妈再带着我回外婆家时,我对那儿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泥泞的小路和夜晚聒噪的蛙鸣都让我感觉烦躁。
许久才能见上一面,二老招待我比以往还热情。外公光着膀子在厨房里做饭,锅铲抡地飞快,生怕我等急了;外婆则就差把思念写在脸上,目光一瞬不移地黏在我身上,握着我的手轻轻摩挲,一刻也不肯放开。
晚饭时,外婆仍然会备上我小时候最爱的那几样菜,不用看也知道:卤鸭舌、炖猪蹄和基围虾。她堆着满脸的笑,脸上出现深深浅浅的沟壑,絮絮叨叨地念着:“大清早出去买的菜,很新鲜,都是你爱吃的。”可她不知道,我早就吃腻了,嫌弃道:“我在城里吃的比这好多了,才不爱吃这些!”
外婆的笑僵在脸上,嘴角却不肯落下去。她抬手,顺着我的背脊从上到下地来回抚摸,像是在给小猫顺毛,她微微仰着头,将我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轻声说:“长大了,见世面了,好,见世面好。”
我没有捕捉到外婆眼中一闪而过的落寞。
后来,我考上了重庆的大学,离家千里。作为一名资深“吃货”,我被“美食之都”的美名深深吸引,满心期待着到那儿去享受更丰盛的大餐。
临行前夕,我专程回乡下同外公外婆道别。外公仍旧汗流浃背地在厨房忙碌着,外婆一听见声响就赶紧迎了上来,拖鞋早已在门边摆好。
餐桌上,我扒拉着碗里的米粒,暗自抱怨菜品十多年都不曾变过。外婆迟迟不落座,站在桌旁不停地调整着餐盘的位置,生怕我夹不到。长方形的餐桌上,所有的菜都围着我摆成了弧形。
我不耐烦地想要打断她,刚要开口,就听外婆的声音中夹杂着哽咽:“这些都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多吃些,去念书了就吃不到了。”
我的心突然一沉,后知后觉这一去就是半年。我愣愣地抬起头,发现外婆低着脑袋,肩膀微微地耸动着。我连忙上前,小心地搂着她。
她哭得脸都皱在一起了,眼睛也藏进了皱纹里。我手足无措,只得轻抚外婆的背,就像从前她哄着爱哭的我一样。我这才发现,小时候那个蹲着和我说话、一只手就能把我抱起来的人,如今脊背早已佝偻,瘦瘦小小的老太太竟然只有我的一多半高了。
我想说些什么,张开嘴却发不出声音来。
此后的日子,只身在外求学,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短,我常常想起这一幕,想起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歌手大张伟说过的一句话:“外面的世界有钱就能去,但是家不是有钱就能回的地儿。”尽管走过了许多地方,品尝过万千美食,山珍海味依旧让人心驰神往,但外面的世界虽然华丽喧嚣,却难有家的味道。如今,我终于领悟,外婆家的餐桌上那独一份的美味,才是我心里永远排行第一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