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类:一起成为“大农学”家

本文主角:植物生产类

学科门类:农学

讲述人:爱逸之(沈阳农业大学)

本专业适合:喜欢生物学,热爱植物,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愿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外耕耘事业的同学

我在乡下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吓唬我们:“你们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就只能接手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继续当农民了……”彼时年幼的我对这种“恐吓”不以为意,结果这个“诅咒”却在18岁那年应验了——我压分进了沈阳农业大学的植物生产类专业。

齐鲁巍峨的泰山和盘锦金色的稻田从远方扑入我人生中的第一列高铁车窗,猝不及防地映入我的眼帘,亦拂过我喜不自胜的内心。列车到站,随着我踏上东北土地的那一刹:路边的树、天边的云、远方的风景……这一幕就此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即将独自一人开启一段崭新和未知的旅程,这怎能不令人兴奋和期待?

然而,等到大一的课程过半,一片乌云渐渐地笼罩了我,兴奋劲儿慢慢退去后,我不禁在心里打鼓:“我毕业后究竟能干啥?”

植物生产类是个啥专业

想要弄清楚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后能干啥,首先得了解这类专业是学啥的。绝大多数农业院校在高考招生时,都不会细分专业,一般是以专业组的形式进行招生,到大二时才由学生细选方向。所谓“植物生产类”——也叫做“大农学”,其实就是研究农业的专业,其下主要细分为研究大田作物(种在乡下一大片田地里的植物)的农学专业,研究园地作物(种在菜园、果园、花园和药园里的植物)的园艺专业,以及研究如何保护植物(害虫、疾病防治和农药研制)的植物保护专业;另外,还有茶学专业、烟草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智慧农业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等。“大农学”的核心就在于“立足植物学理论,眼望农业生产”。植物生产类专业比重最大的是植物学部分,不仅要修习如高等数学、统计分析、有机化学等数理课程,还要学习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生物基础课程。而在农业生产部分,除了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等少数公共基础课程,还有对应的相关学科专业课程,比如园艺专业的果树栽培学基础课、农学专业的耕作学概论课、植物保护专业的农药学课等。

而无论是“大农学”的哪一个细分方向,都要学习许多与农业种植、农业生产相关的内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部分实验、科研、创新和就业都涉及“下地”环节。没错,学“大农学”真的是要当“农民”! 比如我所在的园艺专业果树系,就有很多育苗、播种、修剪和采收的相关课程,像花卉、蔬菜等其他方向也自然是“在劫难逃”。

“大农学”的科研多是以应用实践为主,生理现象的解释和目的基因的挖掘,多借鉴先进的生物学发现;种质资源的考察、育种技术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则需要依靠精细的规划。“大农学”的科研是颇具广度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拥有一定的生物学理论功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数学思维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也不可或缺,此外,还要立足生产,掌握农作物生产种植的相关技术。

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端饭碗”

已经认识到了“大农学”要学啥,那么它具体能从事什么工作呢?

我曾设想过,自己毕业后应该会有一份体面、稳定、有晋升空间的工作。可惜“大农学”似乎很难满足这些要求。首先,“大农学”涉及的与计算机编程、应用统计学有关的课程很少,难以在专业学习后转行成为兼具农业技术和信息科学知识的智慧农业人才或编程人员。其次,“大农学”的铁饭碗并不好端,虽然说农业院校相对较少、研究生招生名额多,但是对应的青年教师、研究员等岗位并不充足,即使一路硕博连读,也得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最后,如果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工作,也往往要面临学科壁垒低,重投资而不重技术的行业困境;即使你能够掌握和精通一门作物种植技术,也不一定会获得可观的收入。

尽管上述列举了种种缺点,但其实“大农学”也有独属于她的就业去向。比如,可以到园艺公司研究盆景、花卉的栽培和出口销售,去边疆地区的大型农场投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以及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到农业或化肥公司从事产品推广和销售工作,与广大的农民朋友打交道,为他们提供简单有效的种养技术支持……只要你不过分执着于“体面”“高级”“大城市”这些就业条件,“大农学”能带给你的,远比你想象的多。

继续攻读“大农学”,会有怎样一个未来

解决了“毕业后究竟能干啥”的问题,“要不要深造?”“没有就业岗位怎么办?”“考公还是考研?”等新问题又接踵而至,盘桓在我大四生涯上空。

学农学,往大了说,是为国强基立本,正是因为有像袁隆平、吴明珠、杨守仁这样的农业科学家的潜心钻研、广大农民朋友的默默耕耘,中国人民才有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气;往小了说,是为了学好现代农业技术,养活自己,造福乡邻。在农业领域奋斗,是需要信仰和情怀的。我见过不少误入“大农学”的学子,由于高考分数低和考研申博压力小,选择去做“糊涂农”,等到30多岁毕业了没抢到教职工作,又仰天高呼“农学太坑”,恨自己选错了道路,恨农学前景坎坷,那真是悔之晚矣。

但若你真的想潜心农业研究,有“惟愿天下粮满仓”的热情,能忍受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那么选择农学并深造,也许会是你实现人生理想的不二之选。但近年来,由于毕业条件的层层加码、硕转博和直博名额的增加、专业就读年限的提升等原因,“大农学”专业读博的性价比逐年降低。因此,除非是真心热爱植物生产,否则只为混个学历而攻读研究生是得不偿失的。

虽然不能与前辈们浓烈深厚的土地情怀相比,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亦眷恋幽静恬淡的乡村生活,欢喜于秋日田垄上的满园硕果,也爱静听司晨报晓、蝉鸣莺啼……于是,本科毕业后,我选择报考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的研究生,并对研究生生涯有了详细的规划:重点提升果树栽培技术,同时强化英语、计算机编程和应用统计学的知识,以便日后进军大型农场、从事水果对外贸易或是成为农资销售代理。

南下的列车车窗上又出现了喜人的金色稻田和苍翠巍峨的泰山,此时的我已不复四年前北上时的忐忑与懵懂,取而代之的是奔赴未来的勇气和信心,也许我这一路还会遇见许多风风雨雨,但它们亦是我追寻的这一方天地的养分,让我的梦想生根发芽,最终长出参天大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