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沙盘模拟”:像经营一家企业那样,经营自己

作者: 曹敏

大二那年,我们学院有一门专业课叫“财务管理”,由一位被学校特邀返聘的业界“大拿级”人物主讲,我们私下里亲切地称其为“刘奶奶”。

课上,“刘奶奶”在讲台上大谈现金流、资金复利,讲长短贷置换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讲成本管控与纳税筹划。课下,我以向父亲借的8000元作本,通过自己的一番操作,赚足了大学几年的生活费,从此对平凡的校园生活彻底失去了兴趣。

因此,当一群学长学姐走进教室,为一个名叫“ERP沙盘模拟”的学生社团做纳新宣传时,我不禁轻蔑一笑。在我看来,一群人围坐在电脑面前,模拟企业经营,这跟“扮家家酒”毫无区别。

但是我仍旧报名了,原因无他,纯粹是它的入社门槛令我萌生了征服欲——它是当时唯一限制专业、需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学生社团。

我自幼便坚守一条原则:万事得划算。这么说吧,倘若我的高考成绩是601分,摆在我面前有两个专业,一个往年录到590分,我报了可以稳妥“上岸”,另一个往年录到600分,我有一定概率被退档。那我绝对会选择600分的那个,宁可服从调剂。理由很简单,我希望我的分数能够实现“收益最大化”。

有时,我会为自己有这样功利的想法而感到羞愧,但我从不遮掩自己的求胜之心。

但是我万万没想到,自从我成为“ERP沙盘模拟”社团成员的那天起,我的生活轨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改变了我的职业规划,将我推上了一条我从未预想过的人生道路。

入社伊始,一切都如我所料。社团坐拥经管学院内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有专业的实验室、活动中心、训练场,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谦逊、友善、博闻广识、镇定沉稳。社团进行日常活动时的确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眼睛盯着电脑,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太一样……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全称“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而模拟ERP也就是需要“玩家”扮演不同的企业成员角色,承担相应的职能,模拟企业从初创到运营再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从战略规划到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组织生产、产品销售,再到财务核算……模拟经营的时间线往往长达十余年,过程中任意一处纰漏,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譬如“原材料供给不及时,耽搁生产”“工厂及产线改造滞后,影响产品交付”,或者是“应收账款未能追回,银行利息无力偿还”,等等。

在模拟实训中,我所在的队伍有时因为“生产总监”和“财务总监”的沟通不畅,导致资金使用超出预算,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不得不将应收票据拿去贴现,“拆东墙补西墙”;有时因为“总经理”的战略部署有误,未能争取到关键订单,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产线和资金闲置;有时也会遇到“不测风云”——企业刚展开大规模的产线改造,市场上马上就涌现出一批利润可观的好订单……总而言之,ERP沙盘模拟几乎可以涵盖真实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绝大多数业务流程,如果团队成员够多,就连“给竞争对手安插商业间谍”的环节都能模拟。

在社团受训的那些日子,是我本科阶段成长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我从中学到了大量课本之外的知识,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商业世界的魅力。商业是真真切切贴近我们生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活动,它向上关系着社会财富流通和经济增长,向下联系着个人发展和职业就业,同时又是促进市场竞争、人才交流、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的强引擎。我们学习企业运营与管理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在买进卖出中盈利,更重要的是学习企业的使命与商业伦理,学习“商业向善”与“善业向商”的理念,去了解古今中外那些驰骋商场的行业巨头是如何谋划“百年大计”的,去学习“从善如流,闻过则喜”的商者精神,而后真正理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意义。

很快,我成了社团中的积极分子,时常废寝忘食地泡在实验室里,追在学长学姐的屁股后面向他们请教问题,被教授带着参加了许多研讨会、行业峰会,甚至代表学校组队“出战”,一路从省赛打到国赛,拥有了一页令同届学生们艳羡不已的简历。

大三结束时,我收到了一家大厂的面试邀约。因为受到了打比赛期间结识的导师的特别推荐,所以我越过了群面环节,直接坐在了业务板块条线负责人的桌前。他将那页满载我获奖履历的纸页轻轻地放在一边,告诉我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想问我一个问题:

“这些看起来丰富多彩的、密密麻麻的、漂亮的经历,它教给了你什么?”

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了无数个词:诚信、合作、上进心、细心、沉着、洞察力、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不,这些都不是。

“把自己当作一家企业,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自己,不断投资,偶尔并购重组,永远追求收益最大化。”

当时,这是我的答案。

如今,这亦是我的人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