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核工程与核技术,对人体有伤害吗?

本文主角:核工程与核技术

专业分类:核工程类

讲述人:向上up的小罗(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本专业适合:拥有较为宽广的物理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思维活跃,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同学

报考建议:各高校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或按单个专业招生,或按大类(实验班)招生。如清华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统一按数理大类招生。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化学是必选科目。

极具发展前景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包含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等方面。但是随着核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具体专业方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核电、核动力以及核探测和辐射防护,而是极大地延伸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包括核医学、粒子探测、等离子体和核聚变、加速器和同步辐射光子科学等方向,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医学和工程等诸多交叉学科,现代核科学技术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引领着高科技战略产业的发展,因此,核工程与核技术被视作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专业。

在我们的生活中,“核”无处不在。比如,方便面中的调料包和压缩蔬菜是经过辐照杀菌的,人们在医院检查身体拍的X光片、CT(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检查,公共场所常见的安检仪都是对核辐射及其成像技术最直观的应用。此外,利用等离子体的活性粒子,可以有效杀灭伤口、空气以及器皿表面的顽固病菌,在防疫、抗疫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核技术的应用还与核能有关,核能是目前能够大规模稳定供应且几乎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形式。现在,掌握核技术的国家都在发展核能来取代化石燃料,期望大大降低碳排放量,从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来到核专业,我们学些什么?

谈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很多人的脑海中多半会浮现出核电站的相关场景,但其实这只是我们专业学习的一小部分内容。

以我所在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涵盖三个方向——核动力工程方向、核技术应用方向、核科学与工程方向。核动力工程方向以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热工仪表、泵与风机、反应堆工程等为主要课程体系,向核电站运行、核动力设备及管理方面进行拓展,以适应核电站和火电站等单位的人才需求;核技术应用方向以核分析技术、智能核仪器基础、放射性勘查技术、放射化学、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核医学仪器等为主要课程体系,向非动力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方面进行拓展,使学生在核环境监测、核仪器、核分析技术、核医学以及放射性勘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核科学与工程方向旨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侧重涉核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内外核科学领域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从事核相关的基础科研或继续深造的能力。

进入大学,很多物理知识要从头学起,并且更加深入。电磁学、力学、热学、量子力学这些课程必不可少,基础课程结束后,还会学习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反应堆物理等核心专业课程。在流体力学的课堂,我见证了伯努利原理如何优雅地诠释风的轨迹;在放射物理实验课上,我小心翼翼地测量辐射剂量,与多道能谱仪共舞,探寻微观世界的奥秘……那些光与影的交错瞬间、浮力与重力的较量时刻,都让书本上的文字变得鲜活,托举我站在科学的肩膀上,以全新的视角,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勇敢地踏上探索未知的征途。

谈“核”色变?大可不必!

“核”这个词,似乎一直同“辐射”“危险”“死亡”联系在一起,导致很多人谈“核”色变,因为担心安全问题不敢接触与“核”相关的专业。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学习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接触到辐射,但关键在于如何防护,避免其对人体造成伤害。首先,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涉及的辐射主要有两大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等,它们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甚至导致细胞突变或死亡。非电离辐射则主要包括X射线、紫外线等,它们虽然也能引起细胞损伤,但损伤程度较电离辐射轻。而在日常专业学习和课程实践中,学院会采取一系列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来确保学生的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可能涉及辐射的实验或操作时,需要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身体的直接辐射。

辐射防护规定:学院会制定严格的辐射防护规定,包括控制辐射照射时间、距离和强度,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自身安全。

工作场所监测:学院会对可能产生辐射的工作场所进行严格的辐射监测,以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辐射风险。

安全教育: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接受全面的安全教育,包括辐射防护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

尽管学习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会涉及辐射,但在严格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下,生命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几个就业方向

核工程与核技术作为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其就业前景如何?也许这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来说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几个主要就业方向。

❀电力与能源行业:毕业生可在核电站、核燃料公司、辐射检测机构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行等工作。随着我国核电站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核能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的就业前景尤为广阔。很多核电站一般都修建在沿海地区,家乡靠海或喜欢在海边生活的同学,可以多多考虑这一方向。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质,会有部分带编岗位,且竞争压力较小,福利待遇较高(如七险二金等)。

❀医疗与卫生行业:核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如核医学诊断、放射性治疗、核医学影像学等,因此,毕业生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相关工作,最为常见的是医学物理师。可能大家对这个职业不太了解,在医学影像科,由放疗医师根据定位CT,结合MRI(磁共振成像)等影像资料勾画靶区,给出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的限制剂量;而医学物理师要做的是放疗计划的设计,即根据放疗医师的要求来射野、计算和优化,接着在验证工具(如模拟机、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等)的帮助下,初步判断到达患者照射部位的剂量是否准确,等到一切都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首次放射治疗,其几乎不用直接接触患者或辐射源。医学物理师的薪资待遇,是非常可观的。但目前,医学物理师还没有相对应的技术资格职称,缺乏职业上升通道,一般走的是研究员、技师甚至是护士的职业晋升路径。

❀环境保护与监测行业:毕业生还可以到环保局、中国辐射研究院等环保部门或环境检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辐射源探测等工作。

总的来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薪资水平普遍较高,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薪资水平还会进一步增长。据了解,该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薪资一般在4000元左右,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毕业五年后则可能过万元。在部分发达地区或高薪行业,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以及核电、医疗等领域的知名企业,薪资水平更为可观。目前,核工业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专业人才相对稀缺,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和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尚少,人才招聘供不应求。

考研,我向核专业发起又一次冲锋

我本科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大家俗称的民办三本,面对仅略高于本科线的高考分数,我没有选择复读,而是经过慎重思考后,选择了核工程与核技术这个冷门但前景广阔的专业。在大学四年中,我积极参与科研竞赛、入党、刷绩点、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地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使我身处低谷,可我仍然企盼高飞,并暗暗蓄力,渴望一雪前耻。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收获了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三十余项,成了别人口中的“证书收割机”“卷姐”。校招时,多家用人单位向我伸来橄榄枝,但因为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达不到预期,再加上民办学历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我再三思忖后决定考研。

推掉不必要的社交,我熬过了图书馆、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备考枯燥期,不记得有多少个深夜,尽管情绪崩溃,也只得一遍一遍地拾起拼好那个“破碎一地”的自己。终于,我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上岸了一所“985”高校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得以继续在核研究领域发光发热,接续奉献。此刻,在这一人生新阶段,我将继续出发,朝着新的目标扬鞭奋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