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少年时光
我的老师会在上课时偶尔感叹一句:“高中生活多美好啊!”我当时不以为然,现在却再认同不过了——那些静谧温馨的午后,那些沉寂幽深的夜晚,每一个充实的日子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我们在用少年的豪气与英气浇筑自己的青春啊!
我珍惜失败就如同珍惜成功一样,每一次考试都是我赶超他人的好机会,因此我不会去计较每一分的得失。
每次考完试出成绩后,考得好的同学喜出望外,考得差的同学有可能一蹶不振。而我则在大家挤在办公室看分数的时候,将前一阶段攒下的错题拿去问老师,反思最近的学习状况。
当确定自己没有存在很大的问题时,哪怕成绩没有起色,我也不会在意,而是继续按照原有的节奏进行复习。因为成绩的反馈往往具有滞后性,只有保持对自身的充分认知,才能在分数给自己“判死刑”的时候继续勇往直前——把“纸老虎”戳破,真正的实力才会得以显现。
在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后,我发现我最大的短板是英语,而在数学上比较有优势。相对于有些同学一心扑在劣势学科上而导致精力分配不均的情况,我则要求自己数学要考第一,英语成绩要过平均分,对我来说这样的目标是最合理的。因为优势好比良马,不将它发挥到极致岂不浪费才华?而劣势好比恶犬,只有耐心调教才能很好地驯化它。
在高三后期,我这两门科目的总分已经展现出绝对优势。在许多同学烦恼的偏科问题上,我用比较少的精力便解决了。
认识自己,信任自己,是我高三时傍身的必杀技。
高二下学期,我跟着我们班的学霸去听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宣讲会。这次经历在我原本平静的心湖投下一颗石子,这颗石子沉甸甸的,变成了我的理想——我要去中国政法大学,我愿为它付出努力和汗水。我的脑海中迸发出很多想法,就像动漫中的热血人物一样,突然有了想要实现的目标。
当然,这一切才不会来得那么容易。
从小到大,我总是很平静淡定,临危不乱,有时这是优点,有时这也是缺点。就像高二时,我总以为还早,一切都还来得及,正是这种态度让我的成绩慢慢出现了滑坡。我一边告诉自己这样不行,一边安慰自己来得及。可越说来得及,我就离中国政法大学越远。我意识到自己无法再这样“平静”下去,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改变这局面。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学习漏洞很多,表面看起来每门功课都学得不错,细究起来却问题重重。于是,我决定先从最基础的书写开始做起。
作为男生,我觉得字写得“潇洒”并没什么,后果却是频繁被扣卷面分。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练字,尤其是英文试卷。我先是借用尺子画好横线,再一笔一画写出每个字母。半个学期过后,我再也没有被扣卷面分,甚至还练成了如同印刷般的“衡中体”。
有了这次经历,我更坚信:只要我肯去做,我就能做成一切事情。我不再认为做错题本是老套的学习方法,每个小问题我都绝不放过,一遍遍地请教老师,不再觉得丢人,仿佛我问的不是问题,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伟大发现。
我把“中国政法大学”六个字贴在了桌面上,刻在了心里,每天早晚自习都要看 1 分钟,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离它近一点。即使在备考阶段出现了接二连三的考试失利,情绪受到了影响,我也能迅速重拾信心。
对我来说,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踏实。高中三年,每一学科我都有自己的笔记本、错题本,它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强化,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踏实与满足。我喜欢每天清晨坐在窗边,一边看着太阳升起,一边背诵着古诗文或是英语作文,一天的心情随着太阳一点点的升高而变好,那样踏实的努力能带给我最大的安全感。
高中三年真正让我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是第三轮复习。因为对理综卷的练习不够,每一次考试对我来说都是一大折磨。我记得第一次考理综的时候,我只考了160多分,化学基本没有时间写。中午回到家我狠狠地哭了一场。改正卷子时,看着卷子上的一道道错题,我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是看着自己总结的笔记和写在桌子上的梦想,我还是选择继续努力。
很幸运,我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阳光从一套套理综卷的缝隙中照了进来。最后的高考,我的理综是241分,不算太高,可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林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走得很慢,可我从来不会后退。”你要知道,水滴石穿,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坚持。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你可以为一时的困难而感到难过气馁,但绝对不要退缩。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回报,快点,慢点,生活都会给你。
中考后,我离开家到省会去上高中。仍然记得到达学校的那一天,在对爸妈说了再见之后,我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教室。因为害怕他们看到我的不舍,害怕再跟他们多交谈一句就会暴露出自己的坏心情。
教室里闷热的空气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突然无端地想起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真是契合此时的场景:在古城的灞桥边折柳送别,等到下雪的时候才会有机会回家。闷热的天气,同样沉闷的心绪,让我觉得夏天真是一个糟糕的季节啊!
没想到的是,困难总是接踵而来,第一次期中考试排名便刷新了我的历史最低纪录。
还记得那次家长会,班主任让我们每人给家长写一封信,我的信里只有短短六个字:“爸爸,我想回家。”我至今仍然记得爸爸在开完家长会之后看我的那种溢满了疼惜与关心的眼神。一向强势且从不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大男子主义者柔声细语地对我说:“没关系,要是真的不想待在这里,就回去吧!爸爸会帮你办好手续的。”
看到一向不轻易妥协的父亲为了我如此委曲求全,我突然觉得自己太狠心了。我强忍住眼中涌起的泪意,换上很开心的表情,对他说:“我只是想回家玩电脑而已,爸爸你不要这么紧张嘛!放心吧,我没事的。”之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跟生活习惯,每次不想学习的时候就会想起那天爸爸看我的眼神,然后就告诉自己,为了爸妈,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当我高考结束后再次回到学校,看见那些还未来得及取下的高考标语,才真切地感受到,关于夏天的记忆,已经从弥漫口舌间的咖啡的苦涩,转变成细细密密地缠绕与生长于我的心间的,青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