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未来迎风飞奔
作者: 树知许高一时,侥幸被分进重点班的我只一心仰望着他人的成绩,慨叹学霸似乎在理科方面比我有天然优势。那时候我觉得,学霸和普通学生之间确实有天然的差异,我没办法一步跨越这个障碍。慢慢地,我学会用“你已经尽力了”这样的想法来麻痹自己。我只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走,如果他们不给我加油助威、指明前路,我好像就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英语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常常抽背课文、词组、语法;数学老师能够将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分配到极致,40分钟用来讲解练习题,5分钟用来教新的知识;物理老师总说“这道题对你们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跳过不讲”,带领我们刷了一套又一套练习题;化学老师平均每3天让我们写一张卷子,用晚自习的时间来讲解……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茫然地“被迫”努力了一年。
直到高二文理分科,我扭头走进了文科班,来到一片崭新的天地。语文、政治、英语是我的优势科目,加上我的数学在文科班也有着不错的优势,高一积攒的优势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拉分利器,我就这样洋洋得意地吃起了老本。不料,高二的第一次考试我就考得不太好。特别是英语科目,我不仅成绩一般,还犯了老师眼里的致命错误,即上课讲过的题型我居然还会出错。英语老师讲评到那一题时,带着一股怒火地说出了几个名字。在那些名字里,有一个属于我。那一刻,我想起自己刚进入高二的班级时,老师曾赞扬过高一时被分进重点班的同学。在那些名字里,也有我。
脑海中浮现这样的对比,让我的心沉沉下坠。我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我努力地克制自己流泪的欲望,我知道,我再也没有理由来推卸自己的懒惰,没有面纱来遮蔽自己的弱点了。
万事开头难,但当你下定决心后,就能在这条名为“努力”的路上一直跑下去。我先是买了很多活页纸,开始整理我从前嫌麻烦的错题集,把错题和难题分门别类地整理起来。没多久,我意识到这样做太浪费时间,还没什么效率,就改进了整理错题集的方式,按照错误的原因来分类。如果某个专题出现错误的频率比较高,我就再针对这个专题进行不同方面的归纳。数学的代数几何,英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政治的选择题和问答题,都曾在我的笔下流动。
学着学着,我学会了一个新技能,那就是定期整理笔记。我不仅从认识的学长学姐分享的笔记中精挑细选出适合我们这一届特别是我个人的内容,筛选掉不符合课本版本和教学重点的内容;还抛弃了自己对于笔记美观性的过度追求,以实用简洁的风格为主,来绘制历史科目的时间线、归纳政治科目的大纲,以追求更高效率的笔记。
除此之外,我又新购置了好多练习册,慢慢接触与平时考试有差别的高考题型,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科的题型。周一学英语和数学,周二学语文和数学,周三学政治和历史,我这样安排日程,是为了给自己一点新鲜感。即使在周末时我难以戒掉贪玩的本性,也会事先分配好时间给各科,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或用以激励的奖励,就像在自己面前挂一根胡萝卜一样,多鼓励自己继续向前奔跑。
有一个月,我每天晚上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观看英文版《西游记》动画,有趣好玩还能学英语。我翻出了闲置的单词本,将生词与词组整理下来用作参考。在上完晚自习回家后,我会边吃夜宵边看英文版《西游记》动画,同时在心底默默跟念句子,积累对英语的语感。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在闲暇时也将《哈利·波特》的电影系列重新看了一遍。
英语老师也给我们看过许多电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疯狂动物城》。电影的主人公是兔子朱迪,虽然是一只兔子,但是她一直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长大后的她以为走出兔子村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在弱肉强食的动物城里,兔子当警察仍是个难以达成的目标。在电影的末尾,通过努力调查“捕食动物连环失踪案”,朱迪终于实现了当警察的儿时梦想。每当想要放弃的心思冒出来时,我就会借助这部电影来坚定自己的初心。
荧幕外的我们,总是一不小心就弄丢了自己奔跑的初心,在前进的路上被大雾迷了眼,理所当然地劝慰自己:跑不动就停下来歇一歇吧。只是这一歇,就给了我们更多拖延和放弃的理由。明明说好了去爬山,心中艳羡登上山顶的那些人,自己却在山脚望着阶梯退缩。不曾想,重要的不是山顶的独特风光,而是努力攀登的过程。
距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百日誓师。我幸运地抽到了装有“精神食粮”纸条的红包,但不幸的是,精神食粮就是一本厚重的数学考卷。“多么宝贵的精神食粮啊!”我哭笑不得,当晚的自习课就让它派上了用场。
距离高考不足一个月的时候,我翻动着书页,脑海里是百日誓师时的庄严宣誓:“笑踏人生千层浪,风雨雷电任我行!” 我顶着烈阳重复着学校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怀念初雪时,英语老师笑着走进教室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大家一定会考得特别好的。”我知道,再坚持下去,就能穿过风雨雷电,看到希望的曙光,见证瑞雪所兆的丰收。
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那个下午,具体情况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天格外蓝,让人想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句诗。我欣喜地加快了步伐,跑向在考场外等待我的家人。
我眼中的人生不是单向的平行轨道,也不是追逐名次的竞速赛场。比起这些,我更愿意视人生如旷野,跑起来就有风。当然,我一开始也不是这么想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最终意识到了这一点,从懵懂地被老师和家人推着向前走,变成了有方向、有恒心地向前奔跑。奔跑可以是两脚的快速交错,也可以代指为所思所想及做出的行动。就像《马男波杰克》里的一句话是:“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回顾来路,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愿我们都能向着未来迎风飞奔。